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pptVIP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经济的发展 1、农业 甘薯 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 马铃薯 向日葵 花 生 玉米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向北推进;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苏绣 明代青花扁壶 3、商业 (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 (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 王家大院 徽州民居 红顶商人胡雪岩 课堂小结 厂卫特务机构 废丞相 权归六部 八股取士 取消行省 设三司 皇 帝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皇权强化 精讲点拨 明朝强化君权的措施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作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还预示了什么?   利:防止大臣专权,巩固明朝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安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弊:   1.政策皆出皇帝之手,容易出现失误,国家命运有赖于皇帝的个人素质。   2.束缚了思想,抑制知识分子的创新性思维。   3.阻碍思想文化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渐趋衰落,也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我们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作用 预示 基础巩固 A 1.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子孙到各地做藩王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2、明代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必须复习的内容(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3、花生、土豆、等农作物是在哪个朝代被引进中国的(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 清朝 4、明代时,盛产青花瓷并且畅销海内外的是( ) A、苏州 B、景德镇 C、长安 D、北京 C B D 5.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6.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7.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创设和废除分别是( ) A.秦朝和明朝 B.汉朝和明朝 C.秦朝和清朝 D.唐朝和清朝 A A C D 9.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图一(汉)坐而论道 图二 (宋)站议时政 图三 (清)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D ○ 性别:男 ○ 民族:汉 ○ 血型:? ○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 ○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的选) ○ 职业:皇帝 ○ 主要经历: 1328——1352年 放牛,做和尚,主要工作讨饭、撞钟 1352——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朱元璋 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智勇双全,成为元末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 B.出生佃农,始终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C.由农民军领袖转化为地主阶级代表 D.由一个和尚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368—1644) 材料: 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 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 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阅读材料,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元朝末年的统治。 在这种统治之下,你认为会出现什么历史现象? 1、背景: 向北进军 政治腐败 农民起义 朱元璋队伍逐 渐强大 元末 民不聊生 明朝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一、明朝的建立 2、建立时间: 3、建立者: 4、都城: 1368年 朱元璋(明太祖) 应天府(南京) 明朝疆域图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 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2.措施: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1. 原因(朱元璋认为) 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K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