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6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 一、考试范围 1.教材: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 3 版)尹俊华编著第一、二、三、四、六章 2.课件: PPT( 106张幻灯片)、备注内容(Word版) 二、考试样题(必做) 填空部分 ( 1) 1 .技术,包括有形( ___形态)技术和无形( ___形态)技术。 2.狭义的教育技术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 ___技术和 ___技术。 3.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代码: 4.美国的教育技术发端于 20 世纪初,随着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和认识水 平的逐步提高,该领域的名称和概念几经更迭。一般认为,其主要经历了 ___— ___—___—教育技术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5.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这段英文论述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研究 xx 包括: 目的是: ___。 这段英文出处的背景是: ___。 6.20世纪 60年代初至 70年代末,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 ___学习盛行起 来,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自主利用媒体进行学习的 一种方式,起源于 ___教学运动。 7.“电化教育 ”一词,大致在 20 世纪 ___年代中期出现和使用。 8.为了便于领导和推动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1978年 7月教育部建立了 ___负责全国学校电化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 9.___年, ___首先创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四年制本科电化教育专 业。 10. 20世纪 80 年代电教界对电化教育定义的表述和本质的解释,虽然各色 各样,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也是一致的,即 “以___为核心,是我国 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 ”。业。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 ___大学设立教育技 术学博士点。 13.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___。 14.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 ___层次的学科。 15.杜威认为教育活动惟有在 ___的基础上才能展开。 16. 1946年爱德加 戴尔在总结视觉教育理论及视听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发表 了以著名的 ___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 1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___的联结。 ___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18.奥苏贝尔将学习按照其效果划分为 ___学习与 ___学习两种类型。 19.对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布鲁纳强调 ___,奥苏贝尔强调 ___。 20.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 ___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和 ___发展水平(即个体 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 即___。 21.加涅依据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 ___、___、___、___和 ___五类。 22.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现有知识的 ___。 23.___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 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 置。 为这种评价而进行的测验称为 ___测验。 2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___、 ___、___和___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或四大属性。 25.教育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中观层次的 教学计划,一般称为 ___;微观教学过程的计划,简称为 ___。 填空部分 (2) 1. “经验之塔 ”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分为三大类: (),(),()。 PAGE PAGE #/ 6 (3 (3) PAGE #/ 6 2.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他指出传 统教学方法的缺点,提出使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 学运动的发展。 3. AECT1994定义中提出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五个范畴: (),(),(),(),()。 4.教育技术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指导思想是(),(),()的整 合应用。 5.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创办最早、影响最广的两份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是: (),()。 6.系统科学理论的 “旧三论 ”指: ()论,()论,()论。 7.桑代克提出了众多的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 xx,() xx,() xx。 8.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适当概念建立(), 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的方式获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