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解析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解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 循环过程。 了解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说出地壳 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的主要环节。 变质作用 变质岩 重熔再生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岩浆岩 冷却凝固 岩浆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有些进行得很迅速, 很激烈,如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泥石流等。有些进行得十 分缓慢。如: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几千万 年前还是海洋。 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一)内力作用 1 、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是放射性元素 衰变产生的热能。 2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3 、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使地表变得高低 不平。 一、地质作用: ( 1 )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岩层沿着平行地表的方向运动。地壳的水平位 移分为水平挤压和水平拉张。水平挤压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 方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 尔卑斯山脉);水平拉张则使有些地方则断裂张开,形成裂 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垂直运动——岩层沿着垂直地表的方向运动,又称升降运动。 地壳的垂直位移分为抬升或下沉。使岩层发生隆起或凹陷, 从而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如台湾海峡的陆地与 海洋的变化) 注意: 在自然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实是相伴发生的。就 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但 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可能以某种运动为主。 ( 2 )岩浆活动:地震活动、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夏威夷 群岛基拉韦厄火山) ( 3 )变质作用:岩层在高温、高压的影响下,发生的物理、 化学等性状变化。 (二)外力作用 1 、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流水、生物) 2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3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塑造。 4 、影响: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 平缓。 5 、内力、外力作用关系 ?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 1 )以山岳为例,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 2 )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 断块山的形成及其基本形态。 ( 3 )了解外来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 4 )能根据本地条件,设计进行地质、地貌、 水文等野外观察的方案。 褶皱山 1 、褶皱 ( 1 )概念:岩层受力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 2 )成因: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 ( 3 )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皱的一个弯曲,其基本形态是 背斜和向斜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背斜 ——岩层向上弯曲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完整的背 斜地形上形成山岭,这是内力作用造成的;但是,背斜顶部受张 力作用,岩层破碎,容易被风化侵蚀成谷地,这是外力作用造成 的。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凹陷。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完整的向 斜地形上形成谷地,这是内力作用造成的;但是,向斜槽部受挤 压作用,岩性坚硬不易被风化侵蚀,而形成山岭,这是外力作用 造成的。 2 、褶皱山 : 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 。 世界上的许多高大 山脉都是褶皱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落 基山脉等。 断块山 1 、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 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受力断裂,并且两侧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 的错动、位移。 2 、断层地貌:水平位移,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 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位移,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岩体相对上升形成山 岭或高地。 3 、断块山: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的山岭或高地(规模 大小不等)例如,华山、庐山、泰山。 4 、研究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 程建设等有很大的帮助。背斜——含石油、天然气;向斜—— 储存地下水(自流水盆地);断层带:隧道工程要采取工程措 施加固;水库大坝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 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 、与平原相比较,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影响交通运 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 2 、方式的选择: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原因:公路比铁路建造成本低,难度小 3 、线路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