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病害大全高清讲解.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草莓枯萎病 图片 : 草莓 1.jpg 图片 : 草莓 .jpg 简介 病 原 尖 镰 孢 菌 草 莓 专 化 型 FusariumoxysporumSchl.f.sp.fragariaeWinksetWillams ,属半 知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 有的卷缩或产生畸形叶, 引起病株叶片失去光泽, 植株生长衰弱, 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 1~2片畸形或小叶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 叶呈紫红色萎蔫, 后叶片枯黄至全株枯死。 剖开根冠,可见叶柄、 果梗维管束变成褐色至黑褐色。 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很长的 菌丝。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或未腐熟的 带菌肥料及种子上越冬。病土和病肥中存活的病原菌,成为第 2 年主要初侵染源。 病原菌在病株分苗时进行传播蔓延。 病原菌从根部自然裂口或伤口侵入, 在根茎维管束内生长发育, 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输导机能而引起萎蔫。发生因素 发病温限 18~32℃,最适温度 30~32℃。连作,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用未腐熟肥料, 均能引起植株根系发育不良, 都会使病害加重。土温 15℃以下不发病,高于 22℃病情加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栽培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生作物轮作,效果更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集中烧毁或深埋, 病穴施用生石灰消毒。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 常用药剂有 20%五氯硝基苯可湿 性粉剂 600~700倍液, 14%络氨铜 200-300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喷淋茎基部。 每隔 15天左右防治 1次,共防 5~6次。 草莓根腐病!!! 图片 : 草莓根腐病 1.jpg 简 介 病原 草莓疫霉 Phytophthora fragariae Hickman ,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详细资料 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根部,常见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 在春夏两季发生,雨后叶尖突然萎凋,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 株迅速枯死。慢性型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从下部叶开始, 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根的中心柱呈红 色。定植后在新生的不定根上症状最明显,发病初期不定根的 中间部位表皮坏死, 形成 1~5毫米长红褐色至黑褐色梭形长斑, 病部不凹陷,病健交界明显,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髓坏死褐变, 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侵染循环 草莓疫霉以卵孢子在地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夏。 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条件适应时即萌发形成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入植物的根系或幼根。 发生因素 在田间也可通过病株土壤、水、种苗和农具带菌传播。 发病后病部长出大量孢子囊,借灌溉水或雨水传播蔓延,进行 再侵染。本病为低温域病害,地温高于 25℃则不发病或发病轻。 一般春、秋多雨年份,低洼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草莓发病重。 10月中、下旬扣棚后,棚室在闷湿情况下极易发病,重茬连作地,植株长势衰弱,草莓发病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早熟避病或抗(耐)病品种,如宝交早生、丰香、因都卡、新明星等。草莓田一般要实行 4年以上的轮作;在草莓采收后,将地里的草莓植株全部挖除,施入 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在光照最充分,气温较高的 夏季 7~8月份,地面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 15天以上,利用太阳能使地温上升到 50~60℃,可消毒土壤。同时也可促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肥力。草莓施肥的原则是适氮、重磷重钾,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以保证满足草莓整个生长期的要求;灌水要及时适当,掌握“头水晚,二水赶”的原则。开花后至果实成熟期间,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严禁大水漫灌,避免灌后积水,有条件可进行滴灌或渗灌。 (2)药剂防治:防治关键要从苗期抓起。在草莓匍匐茎分株繁苗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 2~ 3次;定植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发病时采用灌根或喷洒根茎的方法防治。 常用药剂有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72%锰锌·霜脲(克露、克抗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7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 600~800倍液。每隔 7~ 10天防治 1次,连续防治 2~3次。扣棚后,草莓对药剂非常敏感, 各种药剂要按低限浓度使用。 草莓炭疽病!!! 图片 : 草莓炭疽病 .jpg 图片 : 草莓炭疽病 1.jpg 简 介 病原 草莓炭疽菌 Colletotric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