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一课时)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一课时) 浙江省普陀中学 数学组 朱敏 一、【教材分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和高考 的热点。现行教学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掌握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 的意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它主要讨论 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 目的是为了今后的学习, 特别是数学推理的学 习打下基础。这是一节概念课,是高中数学的重点课、难点课。 在现行教材中这节内容被安排在数学选修 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中的“命题及其关系”之后。编写者在数学概念的处理上,贯彻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这一新的教学观,对定义简洁精炼,而对教材的例题、练习题编排比较充 分。实践证明现行教材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因为:①有了 “命题及其关系”这节内容的铺垫, 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概念的学习理解;②教学时间的前置,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滚动的巩固训练, 以便达到预期效果。③题量的增加,使知识在训练中得以巩固。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新授课, 学生在学习本小节时由于是第一次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学生学习这一概念时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 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还不够充分。 所以,学生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比较困难(特别是必要条件 的理解),需要 .... 有足够的理解、 消化、训练的时间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要求。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行教材在小结与复习中把学生的学习要求规定为 “初步掌握充要条件” ,而不是一步到位达到高考要求——“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 义”。而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滚动式逐步深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 2、能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熟练判断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3、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可以自觉地对定义进行转化,转化成推理关系及集合的包含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类比能力: “会观察”,通过大量的问题,会观察其共性及个性。 2、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敢归纳”,敢于对一些事例,观察后进行归纳, 总结出一般规律。 3、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 “善建构”,通过反复的观察分析和类比,对归纳出的结论,建构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 2、通过对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相对性,培养同学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会观察”,“敢归纳”,“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敢于把错误的思维过程及弱点暴露出来, 并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⑵ 判断给定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⑴ 在 p q 中 q 是 p 的必要条件的理解; ⑵ 如何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 ⑶ 判断命题条件与结论间关系时,条件 p 的确定 五、【教法及学法】 教法:情景引导,师生互动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设计思路】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给出定义 例 题分析 知识小结 扩展例题 练习反馈。 七、【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内容 环节 有一个大人拉着一个小孩走在街上, 有人问大人:“小孩是你的什么人?” 课 大人回答:“他是我儿子” 题 这人又问小孩:“他是你爸爸吗?” 引 小孩回答:“他不是我爸爸” 入 你说这是怎么回事?不会了! 为什么呢?那么, 这在数学中是一层什么样的 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意义的课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判断下列“若 p 则 q”形式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 . (1) p: x2 q: x0; (2) p: ab=0 q: a=0; : x 2- x+ = (3) p: x= 1 或 x= , q 2 3 2 0 (4) p: ab q: a 2 b2; 问 (5)P: 小明是广州人; q :小明是中国人。 题 原命题 逆命题 p 是 q 的 q 是 p 的什 p 是 q 的什 探 什么条件 么条件 么条件 究 (1) (2) (3) (4) (5) 建构数学: 充分、必要条件定义:(推断“ ”的含义) 如果 p q ,称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同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 思考:① 如果 p 是 q 的必要条件?那么应该是 p q 还是 q p ? ② 如何去判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 新 授 由上述命题的充分

文档评论(0)

156****23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