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1863—1894年这30年,中国民办企业数共计119家,投资
额680万元,而1895—1898年三年里,新增企业数就达74
家,投资额更是达到了1432万元。; 我在老屋的门口徘徊,已记不清多少次了。 伫立在老屋的门口,凝望这沧桑的老屋,往事似浪潮般涌来。 这老屋曾是爷爷和奶奶共住的地方,一层青瓦土墙,侧面用稀泥黏着。屋前有棵枣树虽结果不多却枝繁叶茂,是个乘凉的好地方。奶奶佝偻着腰,蹒跚地走出来,又招呼爷爷“糟老头儿,拿花生和果子出来”,笑意在脸上荡漾,那刻着沧桑的皱纹越发明显了。 站在老屋的门口,透过窗棂可以看到厢房,扭过头又看得见厨房,看得见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那一段段让人回味无尽的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小时候,最喜爱注视着灶中的柴火熊熊燃烧,就感觉身上的每滴血都跳动了起来。可奶奶却总是呵斥我出来,“你瞎搞么事呢!”自己却呆在厨房里被烟熏得直咳嗽。奶奶喜欢吃水果,有一次,我特地买了荔枝让她尝尝,她像小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剥开,把荔枝捧在手心里,像托着刚孵出来的小鸡,爱怜地凝望着鲜白的果肉不忍心吞下去…… 奶奶在“山舞银蛇”的季节去世了。爷爷便搬到了对面的新房子里去住,老屋之前还存放着木柴,后来连柴也不放了,原因是太潮湿了。爷爷变得木讷寡言,见了我们只是憨笑。那老屋就这样遗忘了。可是那里,却刻着奶奶深深浅浅的脚印,奶奶渐渐老糊;合作探究;一、开始的标志:公车上书;二、发展阶段: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三、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四、影响;;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谭嗣同;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原因:;知识纲要;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
A.慈禧太后 B.光绪皇帝
C.道光皇帝 D.宣统皇帝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
C.《天演论》的发表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严复译述的《海国图志》,把( )介绍到
中国。 A.西方先进科技 ?B.西方进化论学说? ??? C.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D.民主和科学 ;4.戊戌变法发生在农历戊戌年,这一年是( ?? )。 A.1895年? ? B.1897年? C.1898年 D.1901年
5.某地因废祠堂改学堂,废八股改策论而受
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
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
③翻译外国书籍? ?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课堂学习目标;这幅图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面临怎样的危机?;1863—1894年这30年,中国民办企业数共计119家,投资
额680万元,而1895—1898年三年里,新增企业数就达74
家,投资额更是达到了1432万元。;一、背景(19世纪末); 洋务运动后,中国并没有富强,却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面临瓜分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救亡图存,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而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就是公车上书。
“公车”的含义: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后来就用“公车”作为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公车上书的背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也促使人们觉醒。; 上书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上书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阅读教材第35页的小字,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