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考古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址.pptVIP

魏晋南北朝考古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南方都城 1.与北方相比,南方考虑军防,势必着眼于丘陵和河流。 2.设置了外围的军事据点。石头城、东府城、丹阳郡城等。 3.加强了城内防卫。都城、宫城起重城等。 4.扩大了南郊居住区。 五、南方都城 二、曹魏、西晋洛阳城 金墉城西墙遗迹 二、曹魏、西晋洛阳城 2.重点修复北宫,起太极殿。 曹魏时期(文、明二帝)在北宫筑凌云台、崇华殿等,北宫之北兴芳林园。青龙三年(235年),在以东崇德殿旧基上建太极殿作为宫中正殿。此后,中国古代诸朝宫中正殿均曰“太极”(《初学记》卷二十四)。 曹魏洛阳城以北宫地位最为显著,南宫当时已经废弃。 二、曹魏、西晋洛阳城 金墉城西墙遗迹 三、北魏洛阳城 (一)兴废史 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493年)经营新都洛阳,太和十九年(495年)正式自平城迁都洛阳 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立,战争使洛阳城再次沦为废墟 。 北周宣帝时,又有大规模的营洛阳宫、修复旧都活动。但因时间短暂,皆未成毕 。 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另辟新址建成东京城,盛极一时的汉魏洛阳城失去昔日悠久的正统地位。 唐贞观六年(632年)洛阳县与河南县治所从金墉城迁回都内毓德坊,遂渐彻底毁废 。 三、北魏洛阳城 (二)布局沿革 宫城 呈南北长方形,被东西御道横穿分成南北两部分,处内城偏北部中央位置,是全城设计的核心。 宫城内夯土台基密集,南半部正殿为太极殿,另有太极东西两堂、朝堂以及式乾殿、显阳殿等重要殿址。 宫城北半部有宫苑区(西游园),为帝王游乐或后妃居住场所。宫城的北面有皇家禁苑华林园 。 三、北魏洛阳城 (二)布局沿革 内城 共有十三座城门,堵塞西墙东汉雍门并在之北500米新建西明门,开西阳门,为便于出金庸城而新开承明门。 东西阳门大道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城、园囿、武库和太仓等,南部有衙署、庙坛、寺院和贵族宅邸等 太极殿、阊阖门、铜驼街、宣阳门、洛水上的永宁桥至南郭城外的圜丘,构成了全城中轴线 铜驼街两侧分布中央官署的司徒府、太尉府、匠作曹以及太庙、太社、国子学和永宁寺等 三、北魏洛阳城 (二)布局沿革 外郭城 发现东、西、北三面外郭城城垣,外有护城壕 给排水系统完善 商业繁荣发展,废金市,新设大市、小市和四通市 二、曹魏、西晋洛阳城 二、曹魏、西晋洛阳城 三、北魏洛阳城 (二)布局沿革 佛寺建筑 内城铜驼街之西有永宁寺—这是我国已发掘的最早的国家寺院遗址。 文献记载洛阳城郭内到处建造寺院,有佛寺“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三、北魏洛阳城 三、北魏洛阳城 (三)建制特点及历史地位 三重城垣的平面布局,成为此后历代都城中宫城、皇城和郭城平面布局的原型。 郭城在全城地位逐渐重要,里坊设置规整,管理严格,不同的身份等级居住有序。 撤除金市,于外郭设大市、小市和四通市,改“面朝后市”的都城设计思想 。 北起宫城、南抵圜丘的中轴线纵贯全城,并以此为轴心,明确体现帝王居建于中极、左祖右社等传统设计思想。 推崇佛教文化,开都城规划预先安排佛寺之先河。 四、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 城垣及城门 平面呈长方形,圆角、弧形,外侧均匀分布马面 新筑城门十一座 宫城 位于城区中部偏北,不 到全城面积的十分之一 三朝纵列 宫城北至北墙的区域有 禁苑 四、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 四、东魏、北齐时期的邺城 道路、区划与中轴线 城内道路通达整齐,划分出方格形里坊 宫城以南的里坊分布有官署、贵族官吏府第、太庙等。 中轴对称 。 佛寺、石窟与园林 据记载邺城佛寺最盛时有四千所。 目前所见有邺城之西开凿的闻名于世的南北响堂山石窟 。 西引漳水,广建园林。 (一)南京建邺、建康城 吴建邺城 城垣夯筑,有九座城门,大门无门板,用竹篱编制而成。 城内有太初宫、昭明宫等。 城内水系有3条,为运渎、潮沟和东渠。 晋建康城 于城址中部正式建宫城,城凡二重。 宫城正门大司马门到宣阳门,再至朱雀门,是南北贯穿全城的中轴线—亦御道。 从建春门到西明门为东西向的横街。 东晋武帝修筑了华林园。 五、南方都城 (一)南京建邺、建康城 南朝时期建康城 刘宋时在玄武湖的南面扩建华林园、乐游园,又在玄武湖北营建上林苑 东晋末开始部分用砖,南齐建元二年(480年)正式建“都墙” ,悉用砖。 梁天监十年(511年)增建第三重宫城。 五、南方都城 六朝都城位置图 南京钟山和玄武湖 秦淮河 五、南方都城 六朝建业和建康布局示意图 诸葛亮与孙权曰: 钟阜龙蟠, 石头虎踞, 真乃帝王之居也。 —北宋《太平御览》 五、南方都城 五、南方都城 南朝梁建康城布局示意图 五、南方都城 南京图书馆新馆工地发现的 南朝夯土城墙东侧包砖 (一)南京建邺、建康城 都城外围军事堡垒和附郭城 吴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