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精粹-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VIP

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精粹-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智慧思想精粹-心理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崇尚智慧与崇尚道德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动力与资源。最能凸显中国文化心理价值的智慧是:外铄型智慧和内求型智慧、知物的智慧与知人的智慧、知性智慧与悟性智慧、小智慧与大智慧、个体智慧与群体智慧、普通智慧与超奇智慧等。中国人的智慧观念不仅塑造了中国的生活方式, 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样态和社会样态, 而且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智慧思想; 内求与外铄; 知物与知人; 知性与悟性; 众人之智;   Abstract:Advocating wisdom and morality is viewed as the important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wisdom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 driving force and re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 are several viewpoints that can highlight the cultural valu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external wisdom and the inner wisdom, the wisdom of knowing things and the wisdom of knowing people, the intellectual wisdom and the intelligible wisdom, small Wisdom and great wisdom, individual wisdom and collective wisdom, general wisdom and super wisdom. Chinese peoples wisdom concepts shape their way of life, change their existence forms and social forms; whats more, they make a historic contribution to human civilization.   Keyword:Chinese traditional wisdom; externalization and introspection; knowing objects and knowing people; intellectuality and understanding; wisdom of the public;   崇尚智慧与崇尚道德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早在先秦时期, 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时代, 几乎各家都对智与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智慧一词最早出自《老子十八章》: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在此处将智慧与大道对立起来。其实他在此使用的智慧是指世俗的小智慧, 而他所认可的大智慧是与道融为一体的。儒家创始人孔子主张尚智而不主张尚力, 并对智与能发表了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有: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 不如乘势;虽有镃基, 不如待时的句子。孟子所使用的智慧则是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功利智慧。《墨子尚贤》中:夫无故富贵、面目姣好者使之, 岂必智且有慧哉。若使治国家, 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 既可知也。墨子使用的智慧也是在治理国家中的实际智慧。《荀子正论》中则有:天子者道德纯备, 智惠甚明。荀子是将智慧看作与道德并列的心理品质。《韩非子解老》中:故 利甚于忧, 忧则疾生;疾生而智慧衰, 智慧衰则失度量。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因此, 他也是在功利层面使用智慧。王充在《论衡辨崇》中有:夫裸虫三百, 人为之长。人, 物也, 万物中有智慧者也。王充将智慧看成人类特有区分于动物的心理品质。佛家禅宗倡导般若智慧。中国佛教的代表作《坛经》就说: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即菩提般若之智, 世人本自有之。 (敦煌本《坛经》, 2009) 所谓般若之智, 即认识、体悟万物缘起性空的智慧。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管仲 (前723前 5年) 则将智慧看成是投之海外无自夺 (李山译《管子》, 2009) 的精神财富。明末着名文学家冯梦龙 (15741 6年) 晚年曾呕心沥血编辑了集中国古代智慧之大成的笔记小品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