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骈体文.docx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骈文与辞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修辞看, 文以 仗 主,辞 以 主; 2、从句法看, 文以 偶句 主,辞 以排比句 主; 3、从音律看, 文有 要求平仄而不求押韵,辞 除平仄外 要求句尾押韵; 4、从 目看, 大多数的 以 命 , 文 没有固定的文体 志; 5、从功用看,辞 用于描写与抒情, 文除此二者 可 并充当 用文。 注: 是指 事物或 象的方方面面作周 的描 述。 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 相近的句子 使用, 是 的手法之一。 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 那 往往是 仗或曰 偶,而不能叫排比。排比是 仗的增加, 仗有 是排比的 成部分。辞 以排比 主,也不乏 偶句; 文以 偶句 主,也可用排比句。 二、骈体文的发展 文在梁 叫做 “今文 ”,唐宋 叫做 “ 文 ”,皆相 于古文而言,意思是 下流行的 文体。有的古人称之 “六朝文 ”,未免以偏盖全,无 当 有非 体文存在。 三、骈文和散文 (一)含 以 偶句( 句) 主的文章叫做 文。与之相 ,以非 偶句(散句) 主的文章 叫做散文。 作 句式来 , 散自来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 合。散文中可以有少量 句, 文中可以有少量 句。散文 文之分不在 偶 仗之有无, 而在其数量多少。 句 自古有之是 的, 文古已存在 不妥,因 句子不等于文章。 (二)两者之 的区 文和散文的区 ,不 在于 偶句的多少, 在于文章 格的追求。 明王志 《四 六法海》 “ ” : “古文如写意山水, 体如工画楼台。 ” 代学者 基博指出: “主气韵勿尚才气, 安雅而不流于 ,与散文殊科。崇散朗勿矜才藻, 疏逸而无 于板滞,与四 六分疆。 ”(《 文通 》)台湾学者 仁青 : “散文主气 旺盛, 言无不达,辞无不 。 文主气韵曼妙, 情致婉 , 曳生姿。 ” 些 解相当精辟。 氏又 : “散文得之于阳 之美,即今世所 壮美者也;而 文得之于阴柔之美,即今世所 美者也。 ”“散文家 文章所以明道,故其 度是 真的, 的, 盖以文章 世致用之工具也。 ?? 文家之 解 以文章本身之美即 文章之价 ,故其 度是淡泊的,超然的,盖以文章 抒写性灵之工具也。 ”如此概括恐未必尽然。 文中并不乏阳 柔之美如 王《 武氏檄》,散文中也有擅阴柔之美如晚明小品。 文亦可 世致用如 ,散文亦宜抒写性灵如公安 竟陵派。究竟如何从美学上探究 文与散文的不同,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 。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