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能根据注释和“资料袋”的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情景感悟”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关于“知音”的诗句,学生自由朗读。师:人生苦短,知音难求。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结交朋友的千古楷模。这中间还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伯牙鼓琴》。
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检测预习
1.出示学习单任务,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找难读的词句、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需注意的字音:
①“少选之间”的“少”读三声shǎo,不要读成shào。
②“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读shāng,不要读成tāng。
③“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第一个“为”读二声wéi,表示“以为,认为”;第二个“为”读四声wèi,表示行为的对象。
◆朗读时要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标记,划分节奏。(重点指导语气词)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注释 (2)查阅工具书、相关资料 (2)联系上下文理解(3)结合插图理解(4)同学讨论交流等
2.学生先进行自学,而后开展小组讨论。
3.反馈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指导。
4.预设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意思。
师:“方”是刚才的意思。
预设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足”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师:“足”在文中的意思是值得。
预设3:文中的“巍巍”“汤汤”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
师:叠词的运用使诗文既呈现出一种音韵之美、富有节奏感,又使人物的感情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这些词不仅让我们有了形象感,而且还让我们对锺子期的内心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5.小组内合作,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思考:伯牙为何视锺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预设:因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所以伯牙视他为知己。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过渡: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见闻、思绪、情感。文中只提到了他“志在太山”“志在流水”,那么请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生发挥想象说词语 ②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
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
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小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锺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补充“知音啊”)。
(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2.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学生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3.质疑探讨,升华情感。
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从伯牙的职业来考虑,破琴绝弦意味着他将不再以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 Unit4 Ihaveapenpal课后小作业 图片版含听力材料及答案 人教pep版.docx
- 六年级上册英语素材-Unit 5 What does he do思维导图预习单 人教PEP版.docx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Module4 The natural world 牛津上海版 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Module2 relationships 牛津上海版 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牛津上海版 含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比的应用人教版.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圆的认识 人教版.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百分数的意义和简单运用 苏教版 无答案.docx
-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 6.百分数(一) 人教版 无答案.docx
-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4课 雕与刻的乐趣》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 2025-2030中国数字生物标志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中国数字牙科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手册.doc
- 2025年平面设计师专业能力测试卷:平面设计作品评价与审美能力提升试题.docx
- 2025-2030中国数字生物标志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互联网行业云计算方案.doc
- 2025-2030中国数字电位器IC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试卷:药学服务与患者教育试题精选.docx
- 高压电工2025年考试:自动化技术安全规范与操作实务试题集.docx
-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精准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
最近下载
- 新房全包装修报价表清单EXCEL模板(完整版).xls VIP
- 新疆大学2025年研究生复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doc
-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doc VIP
- 《领导和领导力》课件.ppt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docx VIP
- 【公开课课件】Unit5Poem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套】.doc VIP
- 2024年历史中考总复习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近代史模块整合.pptx VIP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1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