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课外拓展——成语通用版
【本讲主要内容】
课外拓展——成语
成语,是汉语表达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它简明、凝炼,内涵
丰富,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但是目前在成语运用中存在
不少问题,媒体上也经常出现成语误用的现象。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成语的掌握,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
程中的“质”。
成语的数目很多,一九五八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语成语小词典》
就收有成语三千多条。
一、成语的来源:
1. 历史事实
有些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如:完璧归赵《史 ·廉颇蔺相如列传》
擢发难数《史 ·范睢列传》 “投笔从戎”“退避三舍”“唇亡齿寒”“一
鼓作气”“ 门庭若市”等等
2. 前人故事
用心 爱心 专心
有些成语是由前人的故事来的,如“胸有成竹”、“满城风雨”比喻对
新发生的某一件事许多人都在到处议论。
此外如“威武不屈”“尾大不掉”“抱薪救火”“ 门可罗雀”都是由前人
故事而来的成语。
3. 寓言传说
古书里边也有些含义深刻的寓言,也是成语的来源。这类成语,往
往有教训或讽喻的意味。如:“杞人忧天”《列子·天瑞》说:“周朝时候,杞
国有一个人怕天崩地坠,自身无处寄托,因此连睡觉吃饭都没有心思
了。”后来就把“杞人忧天”用为成语,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
“邯郸学步”《庄子·秋水》、“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 自知》由寓言故
事而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如“守株待兔”“刻
舟求剑”“画蛇添足”等。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4. 古人原句
成语里面有一些是全用古人语句而不作改动的,例如:
“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见宋朝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 》,
“更上一层楼”就是出于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诗。
成语里面的“一笑千金”“咄咄怪事”“下笔成章”“一鸣惊人”等。
5. 截用或改易古人语句
用心 爱心 专心
有些成语不是直接使用古人的语句,而是截用或改变古人的语句。
如“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一曝(pù )十寒”《孟子·告子》上篇、“一毛
不拔”《孟子·尽心》、“近水楼台” 、“知名之士”“一日之长”“一丘之貉”
“一日三秋”“一字千金”都属于这一类。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
的比重也比较大。
6. 人民群众用过的精炼词组
“ 大海捞针”“指桑骂槐”“ 另起炉灶”“ 三三两两”“大刀阔斧”
“囫囵吞枣”等等。
7. 谚语俗语
例如,“亡羊补牢”“敝帚千金”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还有些谚
语和俗语,从文字上看,不像一般成语那样整齐典雅,很明显是人民
大众的口语。可是因为它们通俗易懂。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因此广
泛地被人们所使用,也成了成语。例如“牛头不对马嘴”“坐山观虎斗”
“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都是属于这一类。
8. 外来的成语
我们使用的成语,也有来自外国的。例如佛经里边的语句和典故,
不少很早就成了我国的成语。例如:“一尘不染”“现身说法”“心花怒放”
“不可思议”“不即不离”“回头是岸”皆是。明、清以来,我国跟西洋各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西方的典故、格言以及西洋著作的汉文译本中
的精炼语句,有的也就变成了我国人使用的成语。例如:“ 时者金也”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瓶装新酒”“火中取栗”“新陈代谢”“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拿原则来做交易”“按劳取酬”等等都是。
9. 改造的成语
“事半功倍”这个成语,出于《孟子·公孙丑》,意思是说用力小而效
果大。后来有人把这个成语里的“半”“倍”两个字的位置一换,改为“事
倍功半” ,来说明工作费劲大,收效小。但是在古代,这样使用成语的
例子比较少。现在我们进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时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