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1153-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
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aldehyde and ketone
compounds —Solution absorpt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2020-12-14 发布 2021-03-15 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方法原理 1
4 干扰和消除 1
5 试剂和材料 1
6 仪器和设备 3
7 样品 3
8 分析步骤 5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6
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7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7
12 废物处理 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1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醛、酮类-DNPH 衍生物的乙腈-水体系分离参考色谱图 12
i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警告:实验中使用的酸和有机试剂等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试剂配制过程
和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时应按要求佩戴防护器具,避免吸入呼吸道及接
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
2-丁酮、正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正戊醛、正己醛共 12 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当试样定容体积 10.0 ml,进样量 10 μl 时,醛、酮类化合物的最低检出量为0.13 µg~0.29 µg,
当采集有组织排放废气 20 L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时,方法的检出限为 0.01 mg/m3 ~
3 3 3
0.02 mg/m ,测定下限为 0.04 mg/m ~0.08 mg/m 。详见附录A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试行)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与吸收液中的 2 4-二硝基
苯肼 (DNPH )发生衍生化反应,生成 2 4-二硝基苯腙类化合物,用二氯甲烷-正己烷混合溶
液或二氯甲烷萃取、浓缩后,更换溶剂为乙腈,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或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 干扰和消除
具有相同保留时间且在 360 nm 处有吸收的其他有机化合物会干扰测定,可以通过改变
流动相组成等方式改善分离条件,避免干扰。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