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去,精彩无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跨出去,精彩无限 摘要:本文指出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渗透文化意识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46 一、引言 每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发展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语言和文化。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能折射出该语言所属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和支撑,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能力,努力做到“To be bilingual is to be bicultural (掌握两门语言就是掌握两种文化)。” 二、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1.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英语学习过程通常被简单地认为是一种语言知识的接受与传承。教师花大部分时间进行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视了英语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具体语言环境的创设,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学生在使用英语时有“中式思维”的存在了。如2020年高考浙江卷单选第一题:“Hey, can I ask you a favor?”“——Sure, ”答案为“what can I do for you?”然而,很多学生选择了“how is it going?”他们把这句话理解为“怎么了?”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别人向你求助,你热心地问一句“怎么了?”似乎很合情理。其实非也,在英语国家“How is it going?”用于熟人之间的打招呼,类似于“How are you doing?”“ What’s up?”等问候语。所以,在这里使用“How is it going?”很不得体。 2.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有利于英语语言的理解 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也是逐渐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如在英语国家尤其是以“American Dream”为立国理想的美国,人们崇尚的是自由主义,朋友交往比较注重私人空间与隐私,因而忌讳年龄、婚姻、收入等话题。这恰恰和中国人推崇的集体主义相反,我们更会关心朋友的私事。例如一个美国人向你打招呼“How are you?”其实他并不是真想知道你的近况,所以一句“Fine, thank you.”是最合适的回答。 3. 文化意识的渗透有助于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反之,学生会逐渐失去祖国意识,對本国文化也会漠不关心。如202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的书面表达涉及到中国结的介绍(外观、象征意义、价格等)。据笔者调查,真有不少学生说不清楚中国结的象征意义。所以,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的途径 1. 创设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1)寒暄 中国人朋友见面时喜欢问“吃饭没?”“去哪里啊?”等,然而西方人一句“How are you?”就能表达彼此之间的问候。若是较熟的朋友,多用“Hey, how’s it going?”“Hi, what’s up?”等。回答用“Fine. / Pretty good. How about you?”就可以。如果一句“Good”就此结束,说明不想回话,或者暂时不方便说话。有时接一句“It’s a fine day, isn’t it?”或“Did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last night?”之类的话,说明还想继续谈下去。对于课本中“ How do you do?”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这样的对话,现在在英语国家已经很少出现,也失去了它的实用性。 (2)称呼 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喜欢用“Good morning, teacher!”来向教师问好。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就曾经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提到“在英语国家中teacher绝不可作为称呼语,也不是尊称。”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此时要用sir / madam / Mr. H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