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印度数学史概略学习专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资源 印度数学史概略 古代印度文明概况 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主要文明之一,位于亚洲南部次大陆,包括今天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不丹、锡金等国。 印度文明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居住在印度河 流域的达罗毗荼 (dravidians) 人的哈拉帕 (harappa) 青铜文 化,大约到了公元前 1500 年左右,中亚游牧民族雅利安 ( aryans )人入侵印度,征服了达罗毗荼人。公元前 1400 至公元前 1000 年,雅利安人向东扩张,控制了恒河流域。公元前 500 年前后,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北方。大 约在公元前 7 世纪形成了婆罗门教,随后在公元前 5-6 世纪 前后有又出现了佛教和蓍那教。公元前 518 年波斯帝国侵占 印度,使印度成为其一个辖区。公元前 327 年,马其顿王亚 历山大大帝在灭波斯帝国后入侵印度河上游地区,建立莫尔雅帝国 (mauryaempire) ,并立即扩张到全印度以及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公元前 321 年旃陀罗笈多(护月王, bc321-bc297 )赶走马其顿人,推翻难陀( nanda)王朝,建立孔雀王朝,从而再次统一印度北方,恢复到印度人自己的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统治时代。除公元前 304 年的西亚的塞流西( seleucid )王 国入侵并很快媾和外,孔雀王朝国势强盛,至阿育王 ( aaoka,bc268-232 年在位)达到极盛。此时东印度河流域 在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统治下基本统一。至公元前 187 年, 孔雀王朝为巽加 (sunga) 王朝所取代。 公元前 165 年前后被匈奴人击败西迁的大月氏人,于公元 1 世纪在中亚建立贵霜帝国,很快占领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公元 320 年左右,摩揭陀国的另一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笈多 王朝 (gupta ,320-535) 统治北印度, 印度进入封建社会时代。 从 5 世纪始,印度文明又不断受到其它民族的侵占,先是 5 世纪的白匈奴人入侵,继而阿拉伯人于 711 年攻占印度河下 游的信德;到了 10 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的迦 色尼( ghaznavid )王朝和古尔( ghurid )王朝 ( 阿富汗)先 后统治印度,不久印度进入德里苏丹国时期。 13、14 世纪又 遭受蒙古人的侵扰, 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帖木儿帝国于 1398 年攻入印度,后于 16 世纪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18 世 纪以后,莫卧儿帝国国势危弱,常受波斯、阿富汗等国的侵 掠,后来英国人乘虚而入, 1757 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最终莫卧儿帝国于 1857 年灭亡。 古代印度数学 印度数学的数学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达罗毗荼人时期,史称河谷文化;随后是吠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陀时期;其次是悉檀多时期。由于河谷文化的象形文字至今不能解读,所以对这一时期印度数学的实际情况了解得很少。 印度数学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是吠陀时代,其数学材料混杂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经典《吠陀》当中,年代很不确定,今 人所考定的年代出入很大,其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 10 世纪,最晚至公元前 3 世纪。吠陀即梵文 veda,原意为知识、光明,《吠陀》内容包括对诸神的颂歌、巫术的咒语和祭祀的法规等,这些材料最初由祭司们口头传诵,后来记录在棕 榈叶或树皮上。不同流派的《吠陀》大都失传,目前流传下 来仅有 7 种,这些《吠陀》中关于庙宇、祭坛的设计与测量 的部分《测绳的法规》 (sulvas ūtrus, 又译成绳法经) ,有 一些几何内容和建筑中的代数计算问题。如勾股定理、矩形 对角线的性质、相似直线形的性质,以及一些作图法等,在作一个正方形与已知圆等积的问题中,使用了圆周率的以下 近似值:,此外还用到 =3.004 和=4(8 ÷9)2=3.16049 的近似值。在关于正方形祭坛的计算中取 2=1+1/3+1/(3 ×4) -1/(3 ×4×34)=1.414215686 由几何计算导致了一些求解一、二次代数方程问题,印度用 算术方法给出求解公式。 耆那教的经典由宗教原理、数学原理、算术和天文等几部分 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 构成,流传下来的原始经典较少,不过流传一些公元前 5 世 纪至公元后 2 世纪的注释。其中出现了许多计算公式,如圆周长 c=r10 ,弧长 l=(a2+6h2) 等。 关于公元前 2 世纪至公元后 3 世纪的印度数学,可考资料非常少,值得庆幸的是 1881 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西北地区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所谓“巴克沙利 bakhshali )手稿”。其数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分数、平方根、数列、收支与利润计算、比例算法、级数求和、代数方程等,其代数方程包括一次方程、联立方程

文档评论(0)

135****4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