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20201227150539).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 1.0.1 条 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 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 1.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 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 1.0.3 条 文化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和民 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 1.0.4 条 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 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 2.0.1 条 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 划的布点要求。 第 2.0.2 条 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专业资料 .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 2.0.3 条 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 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 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 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 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并考虑设置画廊、 橱窗等宣 传设施。 第 2.0.4 条 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 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 2.0.5 条 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 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 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专业资料 . 第 2.0.6 条 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 规定。 第三章 建筑设计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 3.1.1 条 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 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 3.1.2 条 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 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 3.1.3 条 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 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 3.1.4 条 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第 3.1.5 条 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 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 3.1.6 条 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 专业资料 . 设置电梯。 第 3.1.7 条 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不应低于表 3.1.7 的 规定。 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表 3.1.7 房 间 名 称 窗 地 比 展览、阅览用房

文档评论(0)

my0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