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言、官话到普通话.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从雅言、官话到普通话 中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地分南北,说的话自然也有南腔北调。上古以降,神州大地的语言、方言分歧就十分严重。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人口中的“虎”,到了长江中下游的楚国某些地方就得叫“於菟(读音wutu)”。语言的差别动辄十万八千里,当时中国各地的人怎么交流?很显然,有一种天下人都能听、说的共同语存在。这种共同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今天,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普通话”。 孔子说雅言 《论语》有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是说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都说的是“雅言”。雅言,就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种共同语,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雅”是正的意思,“雅言”就是正确规范的语言。 圣人孔子为什么对雅言情有独钟?首先,孔子有来自各诸侯国的弟子三千人,只有放弃方言,用大家都能听懂的共同语才能讲学;其次,他周游列国,宣传儒家学说,光靠一口家乡话鲁国方言是万万不行的。因此,孔子不但懂雅言,而且还必须把这种共同语使用得灵活自如。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无一不是口若悬河的演说家,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用雅言作为基本交流工具。随着诸侯国兼并战争的加剧,雅言的地位愈加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的时代。毛遂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就是他 毛遂自荐,和平原君一起前往楚国,说服了楚王联合抗秦。赵国位于中原地区,与南方的楚国方言不通,在这次外交活动中,雅言必然是两国君臣沟通的纽带。同样,纵横家苏秦、张仪奔走七国,游说各国国君参加合纵、连横,也是非精通雅言不可。 雅言是用于正式交际场合的共同语,其语音、词汇、语法标准由于历史久远已无从知晓,但它必然是以一种具有权威性的方言作为基础的。在当时,只有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周王朝都城的方言才能具备这样的权威性。西周和东周先后以妊安和洛阳为国都,因此,雅言的基础方言就是长安、洛阳一带中原地区的方言。 一千多年的通语 到了汉代,一位恣意汪洋的文学家扬雄呕心沥血搜罗了全国各地的语言、方言编成《方言》一书,而在 书中,又提到了沟通和解释各地方言的共同语——“通语”、“凡语”、“通名”。《方言》全书第一条是“党、晓、哲,知也。”扬雄用“知”来解释楚国的“党,晓”和齐、宋的“哲”,说明“知”就是天下人都懂得的共同语中的词汇。 从魏晋南北朝到宋代,涌现了一批通行范围较广的韵书,如隋代的《切韵》,唐代的《唐韵》以及宋代的《广韵》、《集韵》等。韵书的作用是为诗文写作提供诗韵依据,可见当时的确有一种语音是通行范围很大的语言系统,很可能也就是当时共同语的语音了。 那么这个时期共同语是以什么方言作基础的呢?自秦汉至北宋上下一千多年,除了东晋南迁建康的二百多年,政治中心始终位于长安、洛阳一带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方言具有权威性,也一直是天下共同语的基础,从未动摇。 北京崛起与官话的诞生 10世纪左右,中国北方有一座城市的地位急速上升,它就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燕京(今北京)。在辽代,燕京成为五京之一,金代也于1153年迁都于此。辽、金与南宋的长期对峙导致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长安和洛阳地区的方言从此再也不具备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元代统一中国后,在北京地区兴建了世界闻名的元大都,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唯一的政治中心,历时800多年,于是北京地区的方言也就取代了长安、洛阳地区中原方言的权威性,成为今天普通话的最初源头。 元代规定,学校教学必须采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而元代盛行的杂剧和散曲,也大大促进了大都话的普及。明初虽然定都南京,但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纂的《洪武正韵》还是以北京语音为官定标准语音,这就巩固了北京话作为共同语方言基础的地位。 明中叶,天下共同语有了“官话”这个名称。官话就是官场上通行的话,最初是官员们的自发行为,因为明代的官员在中央和地方做官,对千奇百怪的方言非常头疼,为了解决公务和应酬中的基本沟通问题,他们就开始使用一种互相能听懂和理解的共同语,并且以政治中心北京的方言为基础,同时也包括和北京话比较接近的其他方言。(官话这个名称今天仍然沿用,但不是指共同语,而是北方方言的统称) 官话兴起于明代,可一直到了清代,仍有官员只说家乡话,闹得“官民上下语言不通”,“百弊丛生”。清朝的雍正皇帝对此很不满意,于是专门下了一道训谕,要求各级官员在执行公务的场合必须使用官话,不许说家乡的方言。他还点了方言障碍特别严重的广东、福建两省的名,要求地方最高长官督促执行。雍正可以算是历代皇帝中推广共同语的第一人了。 国语运动 官话虽然是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