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性超基性岩与金矿
谢贵明
吉林有色地质勘查局
我国对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研究与其它类型金矿相比 ,其研究还比较薄弱 ,但找矿 潜力很大。目前,国内外已经找到了一些空间上与基性超基性岩密切相伴, 成因上与基性超
基性岩有关的金矿床,这类矿床可称之为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床。
一、 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找矿实例
世界知名的塞蒲路斯型蛇绿岩中的金矿, 产在超基性与基性岩的界线上, 或上部火山岩
系中,金矿都以含金单脉、 网脉和蚀变岩型产出。 意大利格鲁巴提沃尔特金矿, 产于蛇纹石
化超基性岩和辉长岩中,品位一般为 2至9。菲律宾吕宋岛中部的阿库潘一安塔莫克金矿,
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大金矿之一, 储量? ??,矿床产在岛弧超基性岩和蛇绿岩之中。 美国加
利福尼亚州诺克斯维尔金矿,产于基性超基性岩与围岩接触带中。 阿拉伯、马里和摩洛哥等
国的晚元古代蛇绿岩中发现的金矿化, 赋存于碳酸岩化橄榄岩内, 与蛇纹岩化晚期阶段和蛇
纹岩的构造侵位所伴随的热液活动有关。金与硫化物、 硫砷化物或砷化物密切共生。
该类矿床在我国也有发现,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产于哀牢山基性超基性岩带之西亚带, 安
定一九甲断裂带中段,矿体赋存于金厂超基性岩体与中、下志留统金厂组接触带的断裂内。 河北赤城金家庄金矿产于华力西期透辉石岩、 角闪辉石岩、辉橄岩及角闪岩的蚀变破碎带中。
矿体产在超基性岩体的西北部边缘, 呈脉状产出。围岩蚀变为锰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
化及硅化。矿体厚 ??? m,平均品位? ??。新疆托里县萨尔托海金矿产于蚀变的超基 性岩中及接触带附近。陕西略阳煎茶金矿产于基性超基性岩带与围岩的接触带上 接触带控
矿稳定,延长大。地表特征是红色蜂窝状铁帽。 吉林延吉后底洞金矿, 产于基性岩与围岩的 接触带及其附近,金矿与微细黄铁矿化关系密切。
二、 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基本特征
1、
金矿产出的时代从太古宙到中生代都有, 构造环境既可是地台, 也可是地槽。基性超基性岩
都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金矿床和矿体都产于深大断裂的次一级和更次一级的断裂带、
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中。基性超基性岩的围岩多为太古宙绿岩建造或其它时代的火山碎屑沉 积建造。
2、
金矿床具有热液矿床的特征,如矿体形态呈脉状、 透镜状和囊状,具热液蚀变作用等。
3、
金矿体都产于蚀变构造带中, 空间上多位于基性超基性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内和附近的岩体及
围岩中,如吉林延吉后底洞金矿床。
4、
矿石类型有三种,既石英脉型、网脉型和蚀变岩型。蚀变岩型按蚀变岩性划分有很多种类, 如硅化岩型、石英菱镁岩型、滑石菱镁岩型、绿泥滑石岩型和滑石岩型等。
5、
矿石矿物以银金矿、自然金和黄铁矿为主, 其次为方铅矿、金银矿、毒砂、闪锌矿、黄铜矿、 硬锰矿、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绿泥石、滑石、水云母和高 岭土等。金的赋存状态有四种,浸染状、裂隙状、吸附状和包裹状。
6、
自然金形态多样,多为不规则粒状、树枝状和针状。电镜分析单体金富含铅、锌、钴、镍等。 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多呈立方体和五角十二面体及各种聚形, 均含 Ag、Cu、P b、Ni、Cr、
Se和Te等微量元素,细粒五角十二面体含金量高。
7、
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水云母化、滑石化和绿泥石化等。硅化最普遍,与成矿关 系最密切,硅化多期次。碳酸盐化一种是方解石一白云石化 ,另一种是菱镁矿化。水云母化
主要为含铬水云母,颜色鲜艳翠绿,分布于构造破碎带或石英脉中呈细脉状、 团块状和浸染
状产出,是指示金矿成矿远景的蚀变。
8、
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金矿体都产于蚀变岩中,蚀变岩多呈浅灰、灰绿和灰白色、块状、 片状和千糜状构造。蚀变岩含有较高的 CaO、CO2,含较低的 MgO,因此蚀变岩的形成过
程中普遍发生了碳酸盐化和水化作用。蚀变岩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但都含较高的 C、
Ni、Cr、A u、Ag和As,说明蚀变岩形成过程有金的富集。
稳定同位素特征。不同矿床的矿石、岩体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别大、有的与陨石硫接近, 有的
相差甚远。但同一矿床的矿石与基性超基性岩的硫同位素组成接近。 这表明基性超基性岩型
金矿的硫源具多源性。 基性超基性岩遭受了成矿热液的改造, 与矿体一起发生了硫同位素分
留。矿床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比较大, 就是同一矿床其氢氧同位素组成变化也较大。 表明
成矿热液是多样的,岩浆水、变质水、大气水和地下水等都可作为成矿热液。
综上基本特征,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可概括为矿源、 上地慢、岩体或围岩受热
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或地下水热液等多期次作用, 使金活化和迁移, 最终在断裂蚀变岩 中富集成矿。
三、基性超基性岩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1、
存在铁质或富铁质基性超基性岩,尤其是产于绿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建造中的基性超基性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