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天祥《闻季万至》读后感
《闻季万至》是自己整理收集的诗文全集《文山先生全集》中著名的一首诗。
很多人用来作为文天祥指责二弟文璧降元的依据,他们认为最明显的一句就是“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中国人有个成语叫“不共戴天”,形容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比喻仇恨极深。弟兄一个被元朝囚禁死牢、一个却被元朝重用骑着高头大马,不是同顶一个“天”。
但这种解释好象与其它送给弟弟的对不上号,前面文章已提到文天祥给惠州弟(即文璧、文天璧、文天球、号文溪、字宋珍)的诗文,在那首诗歌中还专门要弟弟的二儿子文升过继给自己作子嗣,事实上最后的结果也是这样。那么,试问:世上哪有既要把人骂得狗血喷头、猪狗不如,又要人家的儿子做自己儿子的事;而且因为自己的选择,很快自己就要被行刑处死,弄不好还可能株连九族;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被骂的人和他的儿子还心甘情愿将过继进行到底。
世上有这样的事吗?如果是你,你会答应吗?再说,《文山先生全集》是文璧最后从牢房里带出来的,如果文璧真的那么坏、那么差劲,他会将骂自己的诗文交出来,而且出资将其付印?要知道,文天祥去世后,文璧无论资历、辈份、还是职位、官衔都是最大的,在家中他就成了顶梁柱、“话事人”,他要藏起或者毁掉一篇诗文轻而易举。相反,既然印制出来,而且代代相传,证明文璧并不是哪样的`人,这首诗歌也不是辱骂文天球的。
这一点我们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也可以看出来,“骨肉”、“三仁”绝对不是骂弟弟的话,更象是赞许之意。因此,这种解释是自相矛盾的。
那么,这首诗歌诗人表达的是什么呢?文山先生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为什么诗集中要留下这首诗呢?
有人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认为这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情绪的流露,在发泄自己的愤,是对自己的悲惨遭遇的感叹。比如理解为:“你看,虽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我是死囚,弟弟却是骑马出行的高官,真是天差地别啊。”。这虽然比前面的解释平和一点,避开了“骂人”而构成的矛盾,但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发泄情绪、愤和感叹呢?这可是他自己的选择,只要点头答应愿当元朝的官,宰相的位置一直都是给他留着的,他随时可以做比弟弟大得多的官,又何必悲叹呢?!再说,如果按照史籍记载或野史传闻,他弟弟当时是要去劝降的,那么怎能对敌人示弱、对弟弟流露半点悔意呢?显然,这也是解释不通的。
我认为,实际上除了上述两种解释外,还有更多可能性应该考虑,这应该得到后世的重视。
“弟兄一囚一乘马,同父同母不同天。”这一句更有可能只是一种对当时状态的陈述,是中性的。既不是怨恨、辱骂,也不是感慨、无耐,而是陈述和劝导,甚至是一种慰藉、安抚。可以解释为“你看,弟兄现在一个反元到底被囚禁,一个献城降元当高官骑大马,这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也没有什么可责怪的。就象同父同母不同日子(天)出生一样,很平常的事,只是考虑不同、选择不同、措施不同、目的不同。一个尽忠报国,一个尽孝传宗,仅此而已。”。
这样的解释与本诗上下文才能对上号,语景也才会一致。有史料反映,文天祥被捕后,文璧曾到广州见过哥哥,并表示要跟哥哥一样抗元,如果真的这样,倒与上述解释有些吻合。文天祥可能觉得,你既然投降了,做出了选择,事后再反复、再反抗已毫无意义,甚至成为反复无常的小人。
实际上宋朝早已投降亡国,文璧的选择既可保民,又利于传宗续后,也是替他尽孝。空坑失败后,大部分家族成员,老弱病残都在惠州跟着文璧,如果文璧誓死不降,只能全族成员和全城百姓玉石俱焚,如果文璧不出来当元朝的官,全族不仕元朝,哪可能会因为文天祥带头抗元而姝连九族,毕竟,元朝的姝连追杀活动一直持续到1284年才渐渐减少,文璧可谓忍辱负重,“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
想想大家所拼死效忠的恭帝赵显和谢太后早都能降元质北,甚至赵显为避免被蒙古皇帝起疑而诛,自觉跑到西藏日则萨迦寺当喇嘛,文璧在无君可臣无国可匡的尴尬下,卸甲献城,保文氏一族老幼,这不失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宋国都没了,文璧再死硬到底真没什么意义了。这样“骨肉”、“三仁”就好理解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esigner在双质量飞轮曲轴系扭振分析中的应用_江淮汽车等.pdf VIP
- 腹腔感染的治疗(共49张PPT).pptx
- 2025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pdf VIP
- 120个文言文常考实词及记忆口诀.docx VIP
- 2024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现状和地方实践经验研究报告.pdf VIP
- 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全册(大单元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大单元).docx VIP
- 项目七:凉拌蔬菜(课件)五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pptx
- 车务系统防寒安全知识.docx VIP
- 日本语能力考试N2文法课件8.(基准类语法)~を基準にして.pptx VIP
- 《智能变电站工程应用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