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德化瓷烧制技艺                                                   
  建设单位: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为民族传艺  为文化存根  为大师立传  为百工留名
德化瓷烧制技艺
 
 PAGE   2
 PAGE   2
梨花带雨说德化
温州博物馆里收藏多尊福建德化的白瓷人物,基本是佛教题材。这尊达摩渡江就是德化窑的精品。达摩是南朝梁时期东来的天竺高僧,从广东来南京雨花台讲道,因于梁武帝的佛学观点不同,拂袖北上,在长江岸边抽取了一棵芦苇置放江面上而渡江,由此流传。在明清两代的德化窑里,观音、达摩这类题材很多。明之前,中国南方的白瓷烧制最为成功的当数德化窑。作为一个民窑,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非常不容易,虽说景德镇也是南方白瓷中心,但不能忽视其官方财力与技术的支撑背景。
白瓷最初发轫于北方窑系。目前,从出土器物来成,成熟的白瓷产品大致是北朝北齐时期,但从原始瓷到白瓷的发展有一个很长的探索周期。自然界里白色,无处不有,按色谱,三原色红、绿、蓝三色按相同比例混合为白色。因此,瓷器要烧出白色釉,就是色差的减法。青色釉是原始瓷基本釉色。青瓷起源于东汉时期的中国南方,非常有趣的是,青釉提纯变白又是北方窑工们的杰作。只有将青釉及胎中的铁呈色元素剥离出来,方可烧出白色的瓷器。不过早期白瓷依然偏青,真正使白色的纯度提高是到唐代的邢窑。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客观上对盛具提出更高的要求。邢窑与越窑经过六朝的酝酿,此时,形成“南青北白”大格局。但白瓷一直引领中国北方窑系主导,到了宋代,河北定州定窑的白瓷跻身“官、哥、汝、钧”的序列。定窑是邢窑的延伸,但定窑把唐代的金银器技术发挥到新的境界,在器物的口沿镶上了金、银、铜。在柔白的釉面呈现华彩光泽。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另类创举,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北宋受金人的挤压,举国南迁。定窑随之移师南方。扎根两地:景德镇、吉州。为示分别,统称南定。南定不全纯白,如影青、黑定、紫定、红定等均脱胎其中。蒙古人建的大元为马背民族,不重文化,却重匠艺。特别其民族色彩嗜白,因此,元代的官窑枢密白瓷极为有味。如草原上的高天流云,草场上白驹过隙,通透的白略带神秘。而元人用具崇尚大器。有了白瓷成功的烧制技术,一切釉下彩的变化就变得容易。元代青花与釉里红的出现绝非是偶然。它上承唐宋单色釉,下启明清彩色瓷。因此,元朝立国虽短,在中国瓷器史上是有功的。
到了明朝永乐甜白,德化白瓷,那是在景德镇彩瓷一统天下的百花园里所绽放的别样奇葩。此时,白瓷已不是主流。但是,永乐甜白是因皇室的嗜好由官窑特意为之。而德化白瓷却是因为泉州这个东方大港外销的需要。加上工匠的精益求精。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后,极为推崇此白瓷,称之为“中国白”。他的广告做得很成功,因此,西方有的称德化瓷为“马可波罗白”。据说,德化的瓷泥,要在露天堆放一二十年,经风霜雨雪的漂洗,最后才制瓷骨。所以,泥里不见杂物,不含色素。细腻如棉,温蕴如玉,似飞瀑映雪、梨花带雨。故其在塑造人物的面孔表情、衣裳的折皱纹理,极为传神到位。这些造化之功与人力的结合,才有了德化窑的不朽的艺术生命力。今天,所能见到的德化窑的作品无一不摇曳生姿,顾盼生情,或许就基于此。
[憨鼠责编:谷莹]
发布日期:2012-01-01
来源:温州晚报
作者:高启新
摘自 德化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一代天骄.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玉琶飞天舞.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西方三圣》陶瓷艺术品欣赏.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龙虎尊.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诗王白居易.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田园诗人.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艺术陶瓷珍品《招财弥勒》鉴赏.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龙瓷——于成龙.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梦·富强梦.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瓷鉴赏 中国梦·平安梦.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历史与空间:瓷都──中国德化瓷文化.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马未都笔下的德化白瓷.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闽南白瓷 白如凝脂.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 独树一帜的“德化白瓷”.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清代德化“瓷商”的涌现.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泉州传统手工艺奇葩——德化瓷雕.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陶瓷:东方奇珍“天下共宝”.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德化瓷文化 许氏有心瓷雕实现与珠宝跨界融合.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中国白——德化白瓷》国内外出版发行的德化瓷专著.doc
- 德化瓷烧制技艺 人物等与瓷有关的 陈仁海:带德化白瓷“高调”闯世界.doc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