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型:
1、题型一、诗歌人物规范性鉴赏
1)答题规范:
1)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或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2)提问变式:简析下面这首诗歌的人
物形象,并说明通过这个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分析:
一般的短评写作时要注意先“盖帽”,即说出诗歌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再以
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分析方面对这个论点实行说明,最后,交代一下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作用。
答题规范:答案应有以下三部分构成:
? 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人物形象的总体特征及身份)。
②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个形象特点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③人物形象的意义或表达效果 ( 诗人通过人物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或蕴涵的道理等。 )
2)答题例析:
例析 1、简要分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
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
1、诗歌描写了一个有报国之志却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2、诗中人物以前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
象?请简要分析。
答: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个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析 3:请简要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
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
惊不应人。
答: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
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具体说明)
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表达效果)
例析 4: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答:
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情态,体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 “走”与“回首” 的矛盾和 “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体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
问题: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不过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问题: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
形象。
答: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画家形象(步骤一)。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二)。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