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的围棋描写及其内涵.docxVIP

《世说新语》中的围棋描写及其内涵.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说新语》中的围棋描写及其内涵 摘 要: 围棋的起源很早,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在魏晋时期,围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它与弈棋者的身份、气质相契合,被赋予了高雅的文化内涵。围棋与魏晋名士通过双向互动,达到彼此成就的高度。通过考察《世说新语》中的史料,进一步发掘围棋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围棋 手谈 坐隐 忘忧 雅量 围棋是一种极富智慧的活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精神外化的产物,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解放。围棋中蕴含的思想和内涵,归根结底是对弈者本身所具有的思维和观念。魏晋士人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因而这一时期围棋也蕴含了这种玄远旷达、逍遥自在的特质。围棋也就有了“手谈”“坐隐”“忘忧”的别称。 一、围棋与清谈 清谈是魏晋名士所热衷的日常活动形式之一,也是构成魏晋风度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清谈的形式,从广义来讲,可以分为口谈和笔谈两种。“当长于口谈和长于笔谈的二人交锋于谈场时,口谈者必然胜出……总之,清谈中的口谈占据了上风,清谈无疑是以口谈为主,清谈宗主也都是以口谈取胜”a。魏晋清谈虽以口谈为主,但还有一种别致的清谈方式,即为“手谈”。 《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记载:“支公以围棋为手谈。”b支道林把围棋视作“手谈”,由此可见支道林认为围棋是一种别致的清谈方式。清谈是魏晋士人极为推崇的一种日常活动,将围棋与清谈并举,可见这一活动在士人心目中的地位与流行程度。围棋不仅仅是一种消遣娱乐,更是一种风雅的活动。对弈的两人以手代口或以手代笔,进行一种无言的交流。正如《庄子·外物》所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手谈”很好地诠释了“言”与“意”之间的关系,对弈的二人跨越“言”的层面,进入一种无言的“意”的交流。 二、围棋与坐隐 现实的束缚促使士人寻找精神的解脱,老庄超越俗世的隐逸与逍遥思想便受到魏晋士人的重视与推崇,深受他们喜爱的围棋也具有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同样在《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c围棋又有了“坐隐”这一雅称。 隐逸的方式有很多,东晋诗人王康琚《反招隐诗》写道:“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隐于山林是身隐,而隐于朝市是心隐。围棋被称为坐隐,便是这种“大隐隐朝市”的心隐。士人通过弈棋从而达到心隐,达到精神上的自在逍遥。《庄子·逍遥游》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庄子追求的是无穷无尽的精神的逍遥,虽身处尘世间却能游心于外的极大自由。心灵的自由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围棋成为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外化形式,不断地吸引着士人的青睐。 真正的隐是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怡然自乐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隐”,这才能使心灵得到真正的升华。只有超脱于凡尘俗世的束缚,方能像陶渊明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三、围棋与忘忧 围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娱乐游戏,但它的载体是人。魏晋时期因有名士的介入,围棋被赋予了高雅的内涵。围棋是两人对弈,不仅娱己,还能娱人。魏晋名士“在一片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下,他们厌倦了儒家的纲常名教,游乐意识觉醒,重新确立了‘游戏的价值,把一切足以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活动都称为‘戏。在这‘戏中尽情地作仙界之游。带给人无限快乐的围棋,也就超越了功利,回归到它的本来面目:游戏” e。围棋作为游戏,人们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过程。魏晋士人的这种超越功利的游樂意识是人的内心觉醒的体现。围棋能使人在纷纷扰扰的俗世中解脱,乐而忘忧,怡情养性。 《晋书·王戎传》 记载:“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f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在母亲去世后“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表面上看似不孝,但他因思念母亲以致“容貌毁悴”,可想而知,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悲痛!王戎观人弈棋,全身心地沉浸于棋盘之中,转移注意力,忘记了现实的忧虑。 《世说新语·巧艺》第10条注引《语林》曰:“王以围棋为手谈,故其在哀制之中,祥后客来,方幅会戏。” g“祥”是古代的丧祭名称,指父母去世后的祭礼,一周年祭为小祥,两周年祭为大祥。《仪礼》共十七篇,其中《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这四篇有关丧礼丧服的记载,对服丧期间人们的行为举止是有规定和约束的。王坦之虽以礼法自处,但在“祥”后便弈棋,进行娱乐活动,有背礼法,这充分显示了他的旷达。他想借助围棋的力量逃离现实的痛苦,缓解心中的忧虑。 四、围棋与雅量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