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精品教学课件 本课时编写: 江西美术出版社 中国古代雕塑 ZHONGGUOGUDAIDIAOSU 中国古代雕塑 雕塑是造型艺术之一,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是用可塑的(如粘土、胶泥等)或可刻的(如金属、木、石等)材料, 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艺术形象。雕塑一般分为圆雕、浮雕。圆雕是可供四面观赏的雕塑,浮雕只能从一个面欣赏,通常有底板为依托。因而雕塑艺术也被称作“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或“触觉艺术”。 中国传统的五大雕塑: 陶雕、石雕、铜雕、木雕、泥雕 中国古代雕塑类别 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雕塑技法,以及所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古代雕塑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和劳动生活及民俗雕塑。艺术门类有圆雕、浮雕、纪等念性雕塑、案头雕塑、建筑及器物装饰雕塑,雕刻材料也丰富多彩,除了青铜、石、砖、泥、陶等材料外,还有玉雕、牙雕、木雕、竹雕等。 古代雕塑的发展及特点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制作。古代雕塑艺术也充满了写意传神的特点,如秦汉雕塑的粗浑、雄大,魏晋雕塑的健朗和潇洒,唐宋雕塑的丰富、端丽等。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代佛像雕塑艺术在吸取了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 1974年3月,陕西临潼晏塞乡农民在骊山秦始皇陵东侧约一公里半的地方打井,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这是秦始皇随葬的兵马俑,由此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古发现的序幕。通过几年的挖掘,已发现埋葬兵马俑俑坑四个,总面积约25380平方米。现已挖掘的1号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兵马俑6000余件;2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兵马俑950件;3号坑面积为5200平方米,兵马俑68件,三个坑的兵马俑共计7000余件。数量惊人、形体硕大、气势磅礴的兵马俑群,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人们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兵马俑按军阵排列,展示秦始皇军队的面貌。1号坑以步兵为主,战车步兵相间组成长方形军阵。204名弓弩手分三排横队为先锋,其后为步兵护卫的38路四马战车纵队,队伍整齐,浩浩荡荡,具有排山倒海的雄壮气势。2号坑由战车、步兵、弩兵、骑兵组成混合编队。3号坑是统帅1、2号坑军队的指挥队。三个坑的兵马俑,有机结合构成庞大的军阵,展示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磅礴气势和严整的军威,令人感受到秦始皇“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的雄姿。兵马俑以巨大的数量构成,显示出了伟力感、迫人感和超乎寻常的威势,而且有崇高的审美特性,折射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魄和意志。 1、崇尚写实。 2、军阵式排列,气势宏大 。 3、人物性格鲜明。 秦始皇陵兵马佣 兵俑身高1.8米左右,将军俑高1.95米左右,不仅是我国最大的俑,而且具有高度的写实性,其形象似以秦军将士为模特儿塑造的。他们的相貌、神情、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稳健,有的威猛,有的稚气未脱,甚至可以看出是哪个地区的人。兵马俑真实地再现了每个细节,如发式、衣服、铠甲甲片有规律地重叠相压,乳丁、缝缀线等,都予以一丝不苟地刻画和质感表现,体现了秦代雕塑家写实的功力。 说唱俑 汉代陶俑,随着厚葬之风而盛。从已出土的汉代俑看,其分布广、数量多、题材多样,有兵马俑、车马俑和各种人物俑、动物俑,内容极为丰富,材质也多样,但以陶俑、金属俑为主。汉代,随着时发叛乱而逐渐转入安定,俑也由初期多兵马俑逐渐转为炫耀豪富的车俑、马俑和各种侍从俑、乐舞杂技俑。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西汉兵马俑和在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青铜《奔马俑》,以及在四川成都出土的《说唱俑》中,可以看出题材的变化。东汉的马俑多,这是爱马风尚的体现。《奔马俑》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气宇轩昂的精神展示了东汉马俑的艺术水平。《说唱俑》则以生动的造型,显示了汉代人物俑的艺术特点。 1957年四川天回山崖墓出土的大量陶俑中的一件。其高56厘米,头上包巾,戴簪,额前有小花饰,大腹凸出,赤膊上有璎珞珠饰,左臂环抱一鼓,右臂向前平伸,左腿蜷曲于圆榻之上,张口露齿、伸头、耸肩、眉飞眼笑、手舞足蹈。 击鼓说唱俑 作者显然不是对生活中的说唱艺人的简单模仿,而是对生活原型有所取舍,夸张了说书艺人那种伸头耸肩、击鼓挥棒、踢腿舞步的动作和面部表情,将有声有色的说唱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