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填海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学院学号动力与机械学院2008 学院 学号 动力与机械学院 2008 ************** 姓名:张坤 摘要: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同时面资源短缺问题,直面海洋、兴海强国成 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填海工程解决了资源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本文主要就讲述了这一系列环境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然而资源 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显。电力不足、石油短缺、淡水匮乏、农田减少等等 都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海洋是天然的自然资源宝库和环境空 间,为人类对食品、水资源、矿产与能源的需求提供了新的保障, 所以直面海洋、 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兴海强国是我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填海是指因为土地使用出现紧张或者因需配合规划等原因而需要将海岸线 向前推,用人工建设的方式扩充土地面积。它可以有效制造平地,以供市区发展 填海造出来的土地就可以增加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用地,如建房屋、建道路、搞 绿化、建工厂等等,可以缓减土地供应压力;也可以美化海岸线,改善沿海景观。 然而,缺乏科学评估与规划、无序无度的围填海将会带来严重的生态与资源环境、 社会经济及灾害等多方面问题。 海岸线急剧缩短。 海岸线长度是海岸空间资源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支 撑。我国大部分的围填海工程均位于海湾内部, 其直接后果就是岸线经截弯取直 后长度大幅度减少,海岸动态平衡也被破坏。此类实例不胜枚举,如厦门市杏林 湾海堤和马銮湾海堤、珠海市唐家湾的十里海堤、乐清湾内的大规模填海工程、 葫芦岛市龟山岛附近7公里长的围海海堤等等,都是造成我国海岸线长度以惊人 的速度减少的原因。 海岸生态系统退化。 滨海湿地、红树林、河口、海湾 等都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围填海 活跃的地区,缺乏合理规划的大规模 围填海活动致使这些重要的生态系统 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由 于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天 津滨海湿地一半以上已被改造为生物 种群较为单一,生态功能较为低下的 人工湿地。红树林的命运也是如此,近 40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83万公 顷锐减到1.51万公顷,其主要原因就 是围填海占用。 重要渔业资源被破坏。 近岸海域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重要场所,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改变 了水文特征,影响了鱼类的洄游规律,破坏了鱼群的栖息环境、产卵场,很多鱼 类生存的关键环境遭到破坏,渔业资源锐减。福建沿海闽东、闽中渔场由于盲目 围垦,厦门白海豚、文昌鱼等渔业资源遭到破坏。舟山群岛属于我国的四大渔场 之一,近年来渔业资源急剧衰退,大面积的围填海是其原因之一。 辽宁省庄河市 蛤蜊岛附近海域生物资源丰富,素有“中华蚬库”之称,但连岛大堤的修建彻底 破坏了海岛生态系统,由此引发的淤积造成生物资源严重退化, “中华蚬库”不 复存在。 海岸自然景观破坏。 良好的海岸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很多滨海城市也因此 而成为热点旅游城 经济效益。围填海 取代自然景观,降 观的美学价值,很 海岸景观资源在围 被破坏。烟台市沿 公里的原生砂质海 里黄金海岸”,其综 但围海养殖工程在 经严重破坏了这一 岛第一海水浴场因 市,产生巨大 后,人工景观 低了自然景 多有价值的 填海过程中 岸绵延数十 岸被称为“千 合价值巨大, 部分地区已 宝贵资源;青 一侧小码头的建设导致部分沙滩变成了淤泥质海岸,第一海水浴场面积减小了近 1/2 ⑥海岸防灾减灾能力降低。 市,产生巨大 后,人工景观 低了自然景 多有价值的 填海过程中 岸绵延数十 岸被称为“千 合价值巨大, 部分地区已 宝贵资源;青 一侧小码头 海岸带系统尤其是滨海湿地系统在防潮削波、蓄洪排涝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是内陆地区良好的屏障,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可以改变原始岸滩地形地 貌,破坏滨海湿地系统,削弱海岸带的防灾减灾能力,使海洋灾害破坏程度加剧。 山东省无棣县、沾化县的围填海工程使其岸线向海洋最大推进了数十公里, 潮间 带宽度锐减,1997年、2003年两县连续遭受特大风暴袭击,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8亿元,如此密集和大规模的海洋灾害是当地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可见,盲目填海,贻害无穷,我们要依法治海,科学用海!具体来说,面对 填海工程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树立正确的海洋观。 我们的海洋观必须从过去的一味追求商业利益的资源观转化为生态文明、 体 现“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的“蓝色家园”观。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加强对围填海的合理规划。 借鉴土地资源管理模式,构建国家、省、市、县多级围填海规划体系,并明 确各级规划的法定地位,实现围填海从需求管理向供给调节的转变, 提高各级政 府对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