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数值研究
同济大学 刘猛刘猛,男,1979年9月生,在读博士硕士,地址:上海市
刘猛,男,1979年9月生,在读博士硕士,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13-115信箱,邮政编码:04,电话:(021 E-mail:
摘要:本文依据置换通风系统工作原理,介绍了置换通风热力分层高度定义及数值计算方法,并对送风温度、送风速度等原因对热力分层高度影响作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拟合出无量纲热力分层高度相关送风温度T、送风速度V、热源间距离L和围护结构传热Q经验公式。本文工作对以后置换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置换通风 热力分层高度 数值模拟 热舒适性
0 引言
伴随大家对可连续发展认识不停深入,节能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空调发展两大专题。相对于传统混合通风方法,置换通风含有较高室内空气品质和很好节能效果,所以备受大家关注[1]。置换通风两大优点发挥依靠于流场分布,而热力分层高度是置换通风流场分布标志,也是置换通风系统设计中关键参数,不一样影响原因对流场影响将经过热力分层高低反应出来,实际上,也只有掌握了分层高度随影响原因改变关系,才可能设计自控线路,进而调整送入室内气体相关参数,使节能和高空气品质同时实现。所以,本文关键工作将围绕建立热力分层高度和流场影响原因之间定量关系来开展,关键导出热力分层高度和流场影响原因之间定量关系。
1 热力分层高度定义
假定置换通风系统通送风量为QS,热源产生自然对流射流量即热烟羽流量为QP,在热源周围自然对流射流形成早期阶段,热烟羽流量关键是靠置换通风送风量来补充,所以卷吸周围较少空气量,此时QPQS, QP和高度成正比函数关系。当热烟羽继续上升时,送风量不能满足自然对流射流吸卷空气量时,将有一部分空气回返给予补充,此时QPQS。依据连续性原理,在热烟羽上升过程中,必有某高度Z处,此时自然对流射流吸卷周围空气量和置换通风系统送风量相等,即QP=QS,以下图1所表示:
图1 热力分层高度示意图
伴随空气在下部区域不停送入和顶棚处热污浊空气不停排出,室内热烟羽状态稳定下来,形成以Z高度处为分界上、下两个区域。Z高度以下为单向流动清洁区,Z高度以上为混合紊流污浊区,Z高度即为热力分层高度。
2 置换通风房间模型建立
在本文研究中,采取Srebric办公室置换通风测试作为算例[2],这也是ASHRAE(美国供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用于验证数值计算结果汇报中算例之一,以下图2所表示。
图2 置换通风房间模型
该办公室几何尺寸为:长χ宽χ高=5.16mχ3.65mχ2.43m,置换通风送风口为扁平型置换通风散流器,送风口中心线和墙体中心线相重合,距离地面0.03m,送风温度是21.2℃,送风速度是0.12m/s。回风口在房顶顶板中心,尺寸为0.43mχ0.43m,日光灯尺寸为0.2mχ0.2mχ0.8m,均匀分布在房间顶部。室内有计算机、人员、灯光等热源,还有桌子和壁柜等家俱,室内热源功率如表1所表示。
表1 室内热源功率
热源项目
热源大小(W)
人体
75×2
计算机1
108
计算机2
173
日光灯
34×4
围护结构
180
总计
747
3 置换通风房间流场计算
置换通风系统气流组织形式和其它通风系统不一样之处于于浮力影响很显著,室内气流方法由送风口送入冷空气流和室内热源上方产生浮力烟羽所控制。本文数值模拟中将流体假定为不可压缩流体,使用Boussinesq近似[3]来处理浮力影响,采取涡团扩散湍流模型。
S.J.Ress等人研究指出,置换通风系统中,当室内负荷在45~72W/m2时,室内气流会产生类似周期性流动,热源上方烟羽抵达吊顶撞击顶棚,会有复杂侧向摆动,产生显著回流[4]。此房间热负荷为:747W/ (5.16m×3.65m)=39.6 W/m2,不超出40 W/m2,依据S.J.Ress理论,数值模拟能够产生稳定流场。经过数次调试,得到以下所表示温度场和速度场,迭代计算收敛过程大约需要8h。
图3 Z=1.825截面上温度分布 图4 Z=1.825截面上速度分布
图3和图4和文件[2]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觉二者基础一致,只是图中所显示温度区间有所不一样,但二者温度梯度是相符。这说明本文相关流场模拟正确,在此基础上可进行热力分层高度数值研究。
4 热力分层高度数值计算方法
在计算收敛流场中取图5所表示模拟测点,分别取A、B、C、D、E、F六个不一样位置,因为A点在室内流场中位置较有代表性,A点处温度分布能很好反应室内流场分布(计算表明,B点、C点、E点三处平均温度和A点温度值相差甚微),所以,选择A点数据进行计算热力分层高度计算。将A点在不一样高度温度值在温度—高度坐标系中标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作业拖拉马虎,如何提高作业效率.docx VIP
- 新解读《GB_T 37773-2019书写板钢板搪瓷》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2年鲁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共三套).pdf VIP
- (高清版)B-T 7025.1-2023 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第1部分Ⅰ、Ⅱ、Ⅲ、Ⅵ类电梯.pdf VIP
- 银行审计岗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智能储物柜系统的设计.docx VIP
- 银行审计试题解析及答案.doc VIP
- 通风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docx VIP
- 2025年鲁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三).docx VIP
- 11 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课件)-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