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省六部制的演变.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摘要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 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 ;中 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 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 在发展过程中, 组织形式 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 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 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 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关键字: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一、  隋朝之前的发展 秦朝在少府下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汉朝时期,汉武帝夺外朝权,设 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 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到东汉时设置尚书台,统领百官政事,长官称尚书令。 但是此时的尚书台在体制上仍然属于少府序列,官品低微,所以另派大将军、大司马、 太傅 以录尚书事的名义秉政。东汉末设侍中寺,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置侍中、散骑常侍等 官,多以卓有学识的士人充任,为一时清选。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 少府的尚书吏部曹、 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 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 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 东汉时虽有尚书台、 已经成为处理政务的主要机关, 但毕竟是隶属于内廷的官署,不能说是国家的正式政务机关。 到曹丕时期,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 遂以曹操设立的专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 掌管机要, 起草和发布诏令。 置中书监、令各一人,以中书监为长官。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侍的权力逐渐扩大。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机构的重心。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二、 隋唐时期的确定和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 部、刑部、工部。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 ,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 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起草之责主要由 中书舍人负担。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 ,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 , 主要职官有给事中。 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如认为不当, 可以封还 和加以驳正,称 封驳 。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 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十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 , 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外 ,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 ,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 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 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 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督之权。 中书 取旨 ,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尚书省 下设有六部,分别是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 责贡举、 祭祀、典礼兵部: 负责军事刑部: 负责司法、 审计事务。 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 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 ”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唐太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 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平章事”之名始于此。唐高宗 永淳元年,始以某官)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长兴四年为避讳曾改为“同中书门下二品” ,因为尚书仆射是职事官从二品。贞观十七年,萧瑀、李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侍中、中书令是正三品, “同中书门下三品”之名始于此。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 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 品位高者亦如此 (有三公、三师头衔的除外) 。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却先后被排 斥出宰相行列, 成为荣誉职,决定政策之权则被剥夺。玄宗以后, 中书舍人起草诏□之权又 为翰林学士所分割; 尚书省各部司的职权, 在安史之乱后也大部分为各种使职所瓜分。 故唐 中叶后,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三、宋以后三省六部制逐渐走向衰落衰落 在宋代,虽然三省名义始终存在,但是已经混同为一省。同时由于枢密院、三司的设立,宰相的军权、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宋代官制“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