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科学呼吸系统-肺结核【精品】.pptx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核病(Tuberculosis);苦难 克里斯托瓦尔·罗亚斯(德) ; 一、概述;(一)全球结核病疫情严峻;(二)我国第四次流调资料;(三)造成流行现状的原因;;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二)传播途径;二、病因和发病机理;免疫力;免疫力 细胞免疫 变态反应 迟发性(Ⅳ型)变态反应;免疫力 细胞免疫 变态反应 迟发性(Ⅳ型)变态反应 Koch现象 机体对结核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 ;Koch现象;三、基本病理变化及演变;三、基本病理变化及演变; 四、预防; WHO推荐的战略;其他作用有限的策略;五、结核病分类;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一)全身中毒症状;(一)全身中毒症状;(二)呼吸系统症状; (三)体征;结核性红斑;二、常见的起病方式;三、分型 Ⅰ型原发型肺结核; Ⅰ型 原发型肺结核;Ⅱ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Ⅲ型 继发型??结核;Ⅲ型 继发型肺结核;Ⅲ型 继发型肺结核;左侧结核性胸膜炎;四、结核病诊断方法和评价;(一)病原学检查 ;1.涂片法 直接涂片法和集菌法 萋-尼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 优点 简单、快速、价廉 --必不可少的诊断和考核手段 缺点 灵敏度低(>5000条/ml) 特异性差;2.培养法 优点 灵敏度高(10条/ml) 特异性强 ----是结核病诊断金标准 缺点 耗时长,需4-8w BACTEC法 时间短,阳性率高; ;(二)组织学诊断;1.胸部X线检查 ?诊断肺结核必备 ?发现早期病变和观察动态变化 具“三多”特点,但无特异性 反映病灶部位、范围、形态、密度;? 方法 透视、摄片、特殊体位摄影、体层投影 ? 特征 浸润性病灶、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 干酪性病灶和空洞 ? 好发部位 两上肺野、锁骨上下区域或下叶背段 ; 发现隐匿区病变 更好显示病灶特征 (粟粒阴影、胸膜病变等) 了解肺门纵隔情况 ;(三/2)胸部CT;方法 皮内注射法 普查 OT 1:2000 (5U) 活动性 OT 1:10000 (1U) 二期试验(加强前次效应) 一周后重复PPD试验;结果判断 皮肤红肿硬结直径(D) 结 果 ≤4mm - 5~9mm + 10~19mm ++ 19mm或20mm +++ 表面水泡、坏死;? 成人+~++ 结核性感染(城市居民感染率达80%) 不能诊断为结核病 ? 成人+++ 体内有活动性结核或淋巴结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 具有诊断价值 ? 3岁以下婴幼儿+~+++ 不论有无症状,均表示活动性结核病; 没有感染过结核菌,多见于儿童或少数交通 闭塞区成年人; 可决定是否进行BCG接种 虽有结核菌感染,但时间不到4周,变态反应还未建立 重症结核或使用过免疫抑制剂,体质衰弱者好转后可转阳 ? 二期试验PPD阴性可排除结核菌感染; ;有结核病全身或呼吸道症状或有肺结核病接触史 胸片显示常见肺结核X线征象 痰结核杆菌阳性是确诊特异性依据 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抗结核治疗有效 ; (二)诊断程序;病例;下一步?;;病例; (二)诊断程序;痰浓缩查抗酸杆菌(-) 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 ;;临床分型;病变部位、范围: 以二、四前肋内端下缘作水平线,将肺分为上、中、下肺野。; ; ; ? 急、慢支气管炎 ? 肺炎 ? 肺脓肿 ? 支扩 ? 肺癌 ? 其他:结节病、淋巴瘤、肺吸虫病;六、治疗; 六/(一) 用药原则; 六/(二) 常用药物;杀菌剂:血药浓度达到mic10倍为杀菌剂 INH、RFP——对细胞内外、生长或近乎静止TB菌均可杀灭(全杀菌剂) SM ——对细胞外TB菌有杀灭作用 PZA——对细胞内TB菌有杀灭作用 抑菌剂:EMB、PSA等 ;毒副作用 神经系统:INH(神经炎)、EMB(视神经炎)、SM、KM(前庭、听神经) 消化道反应:RFP、PZA、PAS 肝脏损害:INH、RFP、PZA 肾脏损害:SM、KM ; 六/(二) 常用药物; 六/(三) 给药方法; 六/(三) 给药方法;六/(四) 化疗方案的选择 ;六/(四) 化疗方案的选择 ;六/(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只蓝黑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临床医学硕士毕业 在上海某医院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