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渭南方言研究概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渭南方言研究概述 [基金项目]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和渭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分别是20XXJK092和09YKS015。 渭南方言即渭南地区方言,其范围包括临渭区、韩城、华阴、华县、大荔、潼关、澄城、合阳、富平、蒲城、白水。渭南方言隶属于关中方言,关中方言是汉族语言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汉语发展史上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渭南方言文化积淀深厚,是研究渭南民俗、文化、历史等学科的重要资料。目前,学术界关于渭南方言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把渭南方言作为关中方言甚或陕西方言研究的一部分。第二,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第三,把渭南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处于附属地位的渭南方言研究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对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的研究,不可能跳过渭南方言。涉及渭南方言的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语音,二是词汇,三是方言分区,四是语法。语音方面,最早可追溯到白涤洲的《关中方音调查报告》,它是20世纪早期调查研究关中方言的权威著作。白涤洲调查了关中42个县50个点的方言,其中包括渭南、华阴、华县等地方言,为研究关中方言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报告》只调查了语音概况,没有词汇、语法的调查内容。继白涤洲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杨春霖、薛生民、张富昕的《陕西方音概况》,于1960年由陕西省教育厅内部铅印出版,《概况》反映了陕西全省各县方言语音特点,为当时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依据。文革时期,语言研究出现了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如孙立新的《关中方言说略》(《方言》1997年第2期),全面描写了关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共同特征。张维佳《关中方言鼻尾韵的演化模式》(《语言研究》,20XX年第4期)指出,关中方言鼻尾韵演化模式有合流、弱化、分流三种。演变出鼻音型、元音鼻化音型、元音型等类型。邢向东《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XX年第2期)一文涉及合阳、韩城方言。 词汇方面,着眼于考据,或者考证本字,如任克《关中方言词语考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孙立新《关中方言本字考》(陕西日报,1998年5月12日)。或者考证词语的历史来源,以孙立新《陕西方言纵横谈》(华夏文化出版社,20XX年)为代表。或者为词汇专题研究,如孙立新的《元杂剧中的陕西方言词语》(《当代戏剧》,1998年第6期)、《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XX年第3期)。或者考证词语的音义等,通过古今联系,从而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例如杨春霖《关中方言词语考》(《陕西日报》,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04期)、佐藤孝、杨春霖《关中方言漫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XX年)。以上论著中都有关于渭南方言的内容,尤其是《关中方言古词语论稿》。《论稿》考释了见于古代文献而又仍然通行于现代关中方言的200余条语词的词义、读音、用法等,因为朱正义先生是渭南地区华县人,因此这些词语多是华县、渭南的乡村土语,读音则全依渭南话的语音。 方言分区也是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把陕西方言分为陕北晋语、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关中方言根据前后鼻韵尾相混的程度分为“东府话”和“西府话”,东府话即渭南地区方言。邢向东《陕西省的关中方言》(《方言》,20XX年第4期)指出,韩城、大荔、合阳属于中原官话的汾河片解州小片,渭南、蒲城、白水、华阴、华县、澄城、富平、潼关属关中片。 语法方面,很少有人问津,值得一提的是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04期)和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三秦出版社,20XX年),前者介绍了关中方言形式多样、别具韵味的形容词。后者注意进行对比研究,注意有关代词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注意代词合音、减音等音变现象的研究;既注重共性的东西,又注意个性的东西,是区域性方言代词研究做得最好的。[1]3 综上所述,渭南方言研究处于附属地位,零碎、不成系统,而且呈现不平衡性,给予语音、词汇关注多,语法方面关注少。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成果有:第一,进一步对渭南各县点方言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描写,编写渭南各县点方言志。1982年6月,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陕西省第一轮地方志编写工作展开,方言志也列入编写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