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调查报告(共12篇) .docxVIP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调查报告(共12篇) 第1篇: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 地理科学学院级师范一班22318011025张娜 一. 调查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川东平行岭谷区缙云山中段 行政区: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106.29oE, 29.61oN) 2.地质地貌特征: 背斜山地,走向近似于南北向,在青木关被水流侵蚀以后形成了溶蚀洼地,区域里山岭高度为600—700米,洼地高度300米左右。地势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起伏不大。在背斜足部,出露岩石为嘉陵江组灰岩,厚度为700—800米,背斜两翼是须家河组的厚层砂岩。山体的中段背斜足部的碳酸盐岩石被溶蚀为洼地,当地人称它为槽谷,地貌形态为“一山二岭”,槽谷区里面有很多落水洞发育,并有一条从北向南的地下河,长度约11公里。地下河在青木关处被截断,形成了两个出口,北边的出口叫做江家溶洞,南边出口叫丁家溶洞。岩溶水地下水和砂岩裂隙水汇聚,且溶隙发育使降水可以渗入到地下,并由于压扭性断层使该地区产生断裂裂隙地下水。 3.气候条件: 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平均气温为16.5o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7.8oC。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四季分明的特点,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降水在全年中多在夏秋季节,暴雨多。 4.人类活动: 研究区属于典型的岩溶槽谷,流域面积较小,居住人口少,主要分布在槽谷洼两侧沿流域条带状分布。人类活动以农业活动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没有较多的大型工厂,在途中看到过纺织厂,在中下游有采石场,对其水质有很大的影响。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 青木关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1.岩溶地下水 ①袁家溶洞:该地区位于南北走向的温塘峡背斜的翼部,由于该地区出露大量的石灰岩裂隙,经过流水的侵蚀作用,使得裂隙逐渐变大,最终形成漏水洞,流入地下溶洞—袁家溶洞。洞内流经相对静止的岩溶水,重碳酸钙型的岩溶水虽清但水底看不到一丝生物,呈暗黄色;洞内发育大量的棕黑色石钟乳(由于溶洞的对外开放,使得原来白色的钟乳石和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植被的破坏使得大量泥沙随着流水覆盖在钟乳石表面,最终形成棕黑色石钟乳)。作为青木关地下水出口之一的袁家溶洞,洞内地下水变化极大,夏天丰水期时流水可以没过洞口。 ②江家龙洞:该地区位于南北走向的温塘峡背斜的翼部,与袁家溶洞相连,但由于埋藏在较浅,矿化度小,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大。此两个站点为水文监测站,都设在泉水的出口处,且泉水水温都不高,只有十几度;由于这两处泉水受季节影响比较大,此时的水量都很小。 2.构造裂隙水 断裂带承压水随处可见,一般发育于都遭断裂带;由于构造运动 的发生,存在于岩层空隙中的泉水随着地壳的下沉而随之下降,越下地温越高,泉水温度也随之增高,在承压作用下,沿着断裂带出露地表形成温泉。因泉水下切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因此其水温较高,离子含量丰富,导电性也比较好,水量也很稳定。 ①我们这次实_过程中观察到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遛公桥附近的温泉水。此处由于断裂破碎带,地下水沿断层下降,再在地下加热升温承压上升出露,在此形成温泉(上升泉)出口。该温泉出水量大,水温偏低,属低温温泉(31℃左右),出露的温泉水流入青木溪。因为青木溪正处断裂破碎带上,在其两侧出露的温泉也比较多,故流量相对较大。矿物成分中含硫较多。 流量估算:青木溪流经骝公桥,取一段10m的水流长度,分四次测得扔下一片树叶测出树叶流经这段距离的时间分别为40s、28s、26s、27s。去掉误差较大的40s,取平均值27s,算成速度V实≈0.4m/s,大于断面平均流速,取断面速度为水面速度的60%,所以V断面=0.24 m/s,河宽d=4.5m;河深h=0.3m;所以Q=FV=0.3m3/s,所以青木系在观测时间内骝公桥处的流量约为0.3个流量。 ②青木溪上游距骝公桥500m处的一个泉眼,该泉眼同样位于断裂带上,地下水沿断层下降,再在地下加热升温承压上升出露,受静水压力在此形成的温泉出口,为上升泉。河道里主要的污物为天然沉积物,而没有过多的重金属,因此水质比较好。 ③青木关温泉(游泳池),水温高于骝公桥处的泉水,主要原因是其为管道抽水,且抽水地方比较深,从排水沟的沉积物来看,水中硫 含量较高。 3.风化裂隙水 我们所看到的砂岩裂隙水的表现形式为一口砂岩风化裂隙水井,储水量较低。根据老师的描述和地表植被的特性以及部分裸露基岩加之相关资料查阅,我们可以判断该处基岩为灰黄色厚层砂岩。在地貌地质上,该处为构造上的背斜拉张裂隙。由于该裂隙的走向与地下水流方向垂直,所以补给较充足且稳定,导致的结果就是裂隙水井水量稳定,随雨量变化不大,但随季节变化变化显著(冬季较干)。水质清澈

文档评论(0)

漆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天天天蓝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