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一、 教材分析
本章在物理知识方面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 1 节至 3 节,主要讲述了重力、重力
产生的原因、重心、力、力的三要素、力的效果、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弹力产生的条件、弹
力、压力、支持力、拉力、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形变、胡克定律、静摩擦力、静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最大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流体阻力、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第二部分是 4 节至 5 节,主要讲述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
合成、合力、分力、共点力、作图法求力、 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力、力的分解、矢量、标量、
三角形定则、共点力的平衡等概念。
在物理技能方面 , 主要设计及使用了弹簧秤、初步训练设计实验、收集数据、数据处理
和总结规律的技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基本技能。
在物理过程方面 , 主要讲述了人类是从力产生的效果开始认识力、 “重心”概念的形成、微小形变的放大过程、摩擦力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等过程。
在物理的思想方法方面 , 主要讲述了等效代换、微小量放大的方法、控制变量、客观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等思想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和标量,用力
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 教学重点
三种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 教学难点
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过程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①大小: G=mg , g=9.8N/kg
重力 ②方向:竖直向下
③等效作用点:重心
大小:由物体所处的状态、所受其它外力、形变程度来决定
弹力
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
F
F ;方向,与物体相对滑动方向相
静摩擦力:大小, 0
F
Fm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本规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F1 F2 F F1 F2
一个常用方法:正交分解法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 物理思维方法
、具体——抽象思维方法
从大量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再把这种抽象具体形象化――用
有向线段进行描述,通过这种方法,把对力的计算转化为几何问题来处理。
2、等效替代方法
合力和分力可以等效替代, 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这是物理学中研究实际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Ⅱ 基本解题思路
1、认清研究对象: 从题目所给的信息来选取有关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是解题的出发点。
2、正确受力分析:分析研究对象受哪些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图,做到不多力,不少力。
3、列方程求解:据物理规律先用字母列方程,整理出待求量的表达式,统一单位,代
入数据求解。
(三)知识要点追踪
关于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 也是其重要内容。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主要依据力的概念, 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 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
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
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
(四)本章专题剖析
[例 1]如图所示, 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 F1、F2 的作用,若两力大小分别为 5 3 N、
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于 F1、 F2 相互垂直,所以作
出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对角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F F12 F2 2 (5 3)2 52 N=10 N
合力的方向与 F1 的夹角 θ为:
F2
5
3
tg
5 3
θ=30°
F1
3
点评 :今后我们遇到的求合力的问题, 多数都用计算法, 即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
行四边形后,通过解其中的三角形求合力.在这种情况下作的是示意图,不需要很严格,但要规范,明确哪些该画实线,哪些该画虚线,箭头应标在什么位置等.
[例 2]如左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每个拉力均为 200 N,两力之间的夹角为 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