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仲裁制度的沿革和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有交往就有可能产生纠纷。从法律角度看,解决纠纷的方式主要有协商、调 解、仲裁和诉讼等。其中,仲裁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在民事 和商事领域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仲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仲裁”是 指人类历史上仲裁制度的全部内容和特征, 着眼于整个仲裁历史,其特点是案外 第三方依据人们公认的准则或法律裁断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在阶级、国家和法院 出现之前,仲裁制度中的居中裁断人一般是长者或公认的权威, 而在国家机器出 现之后,这一裁断人除了长者或公认的权威这种民间人士之外, 还包括代表国家 强制力的法官。“狭义的仲裁或现代仲裁”,它是指当前世界仲裁制度的现状和 目前人们对仲裁的普遍认识和理解, 立足点在于目前仲裁制度的状况,即以当事 人的意思自治原则统帅和贯穿争议解决的全过程,以民间性的仲裁机构或临时仲 裁机构独立地裁断争议,并以一国法院国家强制力作为执行依托的与法院诉讼相 区别的争议解决方式。按照对仲裁制度的广义理解,中国的仲裁制度由来已久; 而按照对仲裁制度的狭义理解,中国的仲裁制度只不过近代以来才形成雏形, 并 逐步地发展完善。 一、中国仲裁制度的产生。我国自古就有类似于 仲裁”的纠纷解决机制。乡 间邻里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往往邀请共同信赖的第三者, 如某个家族的族长或 者受人尊敬的年长者出面调停甚至裁断; 两个家族之间发生纠纷,则邀请与这两 个家族都没有直接姻亲关系的另外一个家族的族长或者受人尊敬的年长者出面 调停甚至裁断。到了汉代,我国已经有了一些解决乡里百姓之间纠纷的制度,如 三老会”制度,其性质相似于今天所说的 仲裁'或者说与 仲裁'比较接近;所谓三 老”,是汉代的乡官,由乡间推选三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其职责是具体处理 乡间邻里简单的民事纠纷和商人间的债权债务争议, 但裁决的执行主要依赖当事 人对裁决者的信赖和道德观念的约束而自行履行, 不受法律的调整,所以并没有 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制度。一般认为,这是我国仲裁的初始阶段,可以视为我 国仲裁的产生。此外,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很多类似于 仲裁”的寓言故事,仅举我 幼年时听长辈讲过的一个寓言:有只狼和狈捕获了一只猎物但分配时互不相让发 生纠纷,于是便请了一只狐狸居中裁断;这只狐狸把猎物一分两半但故意把一半 分的多另一半分的少,多的给狼少的给狈;狈嫌少当然不干,狐狸就把狼的那一 半狠狠地咬了一口,狼又嫌少不干了,狐狸便把狈的那一半也狠狠地咬了一口, 狈更不干了;就这样咬来咬去,几个回合下来狐狸倒是吃饱后扬长而去, 狼和狈 的面前当然就剩下了一堆骨头。这个寓言故事,一方面是对古代居中裁断中一些 不公裁断行为的辛辣讽刺,另一方面是向人们选择 居中裁断%的一个警示,这 就是必须要推选处事公正的人,而决不能选择奸佞小人。 二、 旧中国仲裁法律制度的发展。在我国传统上,仲裁被称为公断。至于我 国现代意义上的仲裁,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形成于 1912年北洋政府司法、工 商两部所颁行的《商事公断处章程》和同年9月颁行的《商事公断处办事细则》; 1921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民事公断暂行条例》规定,仲裁可适用于一般民事争 议。商事公断处虽按规定附设于其所在地的各商会,但实际上只相当于一个调解 机构,其裁决必须由双方当事人同意才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同意时再诉至法 院解决。1930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劳动争议处理法》,经修改也规定了仲裁 程序,其调整对象是雇主与工人团体或者 15名以上工人发生的纠纷。颁布于1933 年10月15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也有仲裁的规定; 1943年2月4 日晋察冀边区颁布的《租佃债息条例》及其实施条例和同年4月9日晋察冀边区 行政委员会颁布的《关于仲裁委员会工作指示》,对仲裁及仲裁机构的性质、任 务和权限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1949年 3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调解 仲裁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1949年8月19日上海军管会颁布的《关于私营企 业劳资争议调处暂行办法》,都有仲裁的规定。 三、 新中国涉外仲裁法律制度的发展。 解放后,我国建立了涉外仲裁和国内 仲裁两套制度,其中涉外仲裁始于上世纪 50年代中期。当时根据政务院1954年 和国务院1958年的相关决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促会)先后于 1956 年设立了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1959年设立了海事仲裁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 仲裁规则。我国涉外仲裁从一开始就遵循国际通行的民间仲裁、 自愿仲裁、一裁 终局的原则。 四、 新中国国内仲裁法律制度的发展。 相对于涉外仲裁,我国国内仲裁的发 展历程要复杂的多。总的来看,大致上经历了五个阶段: 行政仲裁实行阶段。1955年至1966年,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以前苏 联的行政仲裁为模式,建立了行政仲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