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处处春常在.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屐痕处处春常在 一 朱自清是民国著名诗人和散文家,曾出版过多种单本诗集、散文集。《踪迹》是他的第一本游记,也是他唯一的一本诗歌和散文合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12月初版。全书共两辑。第一辑诗歌集,收录了《光明》、《满月的光》、《北海沿的路灯》、《沪杭道中》等三十一首;第二辑散文集,收录了《歌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航船中的文明》等四章七篇。从书中的目录和字里行间的内容来回味.其中多篇涉及旅行的所见所闻和对自然美的吟唱和赞赏,这些诗歌和散文大多作于他风华正茂的二十二岁之前,所以青春荡漾时期的朱自清便是一个热爱青山绿水,酷爱旅行.长于赋诗作歌和游记散文创作的高手。 朱自清的诗佳,其文更美。郁达夫说:“文學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这里的“他”就是指朱自清。朱自清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学初期极为突出的一位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的创作实绩,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学基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为白话美文提供了典范。在这一点上,《踪迹》中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温州的踪迹》篇中都有出色的展放。1923年8月的一个傍晚,朱自清与俞平伯雇一条船,泛游秦淮,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桨声灯影里秦淮河的夜色。朱自清记道:“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作者巧妙地以细腻多变的笔法,将灯光、月亮、柔波、柳影,巧妙地构织成一幅柔和绚丽的秦淮夜景图.再杂以袅袅的清歌琴音,缥缈的烟霭,给图画增添了朦胧美、梦幻美、恬静美。在写景时,他又恰当地运用比拟、拟人、对比手法,表现出变幻不定的夜色。如“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以“梦”和“梦的眼睛”,描绘“水光”和“闪烁着的光芒”,是拟人化的。在朱自清的笔下,“水光”、“光芒”在灯光夜色下的空灵多变.恰到好处地把秦淮河夜景特色展现出来了。 朱自清的文字之美.在1924年4月9日创作的《温州的踪迹》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在《绿》篇中对温州梅雨潭景色描绘道:“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滋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而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粉粉落着。”作者通过“岩石”、“苍鹰”、“绿意”、“瀑布”、“水花”、“晶莹”等这些词汇,将梅雨潭的山水之美,精彩纷呈地展现在人们的眼里。然而在朱自清笔下还是意犹未尽.继续追寻和捕捉象征梅雨潭之美的绿色:“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朱自清以精致、圆润、柔软的文字,透过一个“绿”.把梅雨潭之美展现得玲珑剔透.美妙无比,给人以难以抹去之美,也再次展现了作者文字美的艺术魅力。 二 1920年秋.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二十三岁徐志摩为追随罗素,放弃博士学位,漂洋过海来到英国。可惜未能如愿,却意外来到康桥(即剑桥),在皇家学院做特别生,直至1922年8月。他一直未能忘怀康桥,在成为诗坛名家后,他仍说,是康桥教会他睁开了双眼,拨动他的求知欲。于是,他于1927年1月15日以追忆似水年华的情致补写了名篇佳作《我所知道的康桥》,并以细腻流畅的笔调描绘了康桥的天然景色:“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在康桥,志摩说他虽不像陆放翁有做地方官“传呼快马迎新月,却上轻舆趁晚凉”那样风流潇洒,却也自有风流。夕阳西下时,徐志摩骑了车,迎着天边日头直追。那自然不是效仿夸父逐日的荒诞.而是如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