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闭式机械压力机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1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液压保护控制原理 压力机超载时,液压垫压力超出规定值(110%公称力对应液压垫压力),卸荷阀立即排泄液压缸内压力油,这时气源阀通电换向,排出卸荷阀内的压缩空气,气动泵阀断电闭合,气动泵停止工作。过载后只有当滑块返回上死点,将“滑块液压保护”选择开关旋至“重调”位置,气源阀才能断电通气,待过载限位开关复位后,气动泵阀接通进气,气动泵重打油,齿轮泵同时打油,对液压垫补充压力,直至规定压力,泵站上压力继电器发讯,气动泵和齿轮泵停止打油。“滑块液压保护卸荷”指示灯灭,“滑块液压保护正常”指示灯亮。 3) 平衡器控制原理 平衡器风压波动的产生:滑块向下行程时,平衡器活塞在与滑块体相连的拉杆作用下向下运动,迫使平衡器缸体内气体排回储气罐,储气罐内气体压力升高,行程下死点,罐体内压力达到最高,该压力变化称为储气罐风压波动值。一般产品控制在15%~20%以内。滑块向上行程时,罐内气体随滑块上行充满缸体;整个系统承受脉动循环应力。 3) 平衡器控制原理 控制主要指对平衡器风压的控制,一般分为手动调整和风压自动调整。 风压手动调整绝大多数采用日本甲南组合阀。 风压自动调整目前主要采用FESTO和SMC两种品牌阀组结构。 平衡器控制原理图 3) 平衡器控制原理 4) 气垫控制原理 气垫风压波动的产生: (原理同平衡器风压波动) 气垫控制包括对气垫风压的控制和对行程的控制。 气垫风压的控制:一般分为手动调整和风压自动调整。(原理同对平 衡 器风压的控制) 气垫行程的控制: 主要针对有闭锁的气垫行程控制 气垫行程控制 气垫控制过程描述:当气垫向下运动时,二位二通气控阀一路(大通径)通,调压阀一路不通;当气垫向上运动时,首先控制二位二通气控阀一路关闭,仅调压阀一路通,这一路管路细,通过调压阀把压力调低,目的还是避免气垫上升太快,产生冲击。当气垫到最上位置后(一般滑块大约到320°时),二位二通气控阀再接通。尤其对使用闭锁功能的产品,优越性更能充分体现。当换模时,需要将小车外移,需要将气垫气缸的气放掉,当气垫落到底的行程开关发讯,此时在滑块运行至180°以前,二位五通电磁阀动作,气垫快排阀起作用,气缸里的气放掉。 气垫行程控制 实际电气控制:实际电气控制编程时只是带闭锁的产品才在下死点附近断开二位二通气控阀一段时间,控制角度大约为165°~195°之间,目的是为了调出闭锁下沉量,而大多数不带闭锁的产品,气垫慢进气功能只在选择使用气垫时气垫第一次充气时起缓冲作用,其余时间二位二通气控阀始终接通。 典型气垫控制原理图 3、气源处理 1) 污染源及污染的影响 污染物质:粉尘、烟尘、液雾等。 污染影响: 水分的影响:造成气动元件因生锈而动作迟缓;冬季会产生水凝结冰现象,使得管路不流通;当水分达到一定量时,会对管壁形成水击现象,损坏管路。 油份的影响:油份聚集在储气罐内,形成易燃物甚至是爆炸混合物。另外油份氧化后形成有机酸,会腐蚀设备。 3、气源处理 1) 污染源及污染的影响 固体尘埃的影响:固体尘埃进入气动元件后,会加速部件磨损,导致动作不良,功能下降,进而失效。 总之,污染物流经管道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将影响气动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压缩空气净化处理 压机常用气路处理元件: 干燥器:进一步清除水蒸气,但不能依靠它来清除油雾。 过滤器:安装在主管路中。清除压缩空气中的油污、水和粉尘等,以提高下游干燥器的工作效率,延长精密过滤器的使用时间。 油雾分离器:可以分离掉主过滤器和空气过滤器难以分离的0.3~0.5μm气状溶胶油粒子以及大于0.3μm。 2) 压缩空气净化处理 压机常用气路处理元件: 油雾器:把雾化后的油雾全部随压缩空气输出,油雾粒径约20μm。 润滑气动系统中的主要元件是电磁阀等元件。 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是( C ); A、泵 B、阀 C、缸 八、 压力机润滑系统 机身 骨骼 电气系统 神经系统 压缩空气 呼吸系统 液压系统 血液系统 润滑系统 体液 关于润滑 机械中的可动零、部件,在压力下接触而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表面间就会产生摩擦,造成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影响机械运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机械设计中,考虑降低摩擦,减轻磨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其措施之一就是采用润滑。 润滑作用 减少摩擦,减轻磨损 降温冷却 清洗作用 防止腐蚀 缓冲减振作用 密封作用 润滑系统的分类 按使用方式分类 分散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 按润滑剂分类 润滑油润滑(稀油润滑) 润滑脂润滑(干油润滑) 固体润滑(自润滑导轨) 气体润滑 1、脂润滑 油膜强度高,粘附性好,不易流失,密封简单,使用时间长,受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