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捕钓散记》.docx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村捕钓散记》 摘 要:《乡村捕钓散记》是刘春龙以渔为专题的散文集,共计99篇,作品语言质朴清新,细节描写生动,渔民生活跃然纸上,在描写里下河地区渔民的捕鱼技能和生活的同时记录了当地特有的民俗民风,俚语方言,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成功地对地方文化进行形象阐释和书写,具有显著的人类学价值。 关键词:刘春龙;《乡村捕钓散记》;地方文化;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XX)-32-0-02 一、作者卡片 作者刘春龙,1964年12月生于兴化垛田,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随笔,著有长篇小说《深爱至痛》、《无意插柳》与并获泰州市政府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散文集《乡村捕钓散记》获得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共分《生存状态》、《童年渔趣》、《昨日风流》、《农家客串》四辑,是作者对兴化及里下河地区水乡渔事观察、调研后的文学化表达。作为土生土长的渔乡作家,刘春龙以饱蘸乡情的笔墨,描写了一种属于里下河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因此成为“兴化文学现象”作家群里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对渔事生活的记录和诠释,保留了这块地域相关的生存知识,日常经验和生活常态,呈现出鲜明的风俗美,而《乡村捕钓散记》也已成为国内目前惟一一本 “渔文化叙事”散文集。 二、兴化里下河地方渔事知识档案 兴化是江苏中部典型的水乡泽国,数以千计的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这样的自然条件也使得兴化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捕鱼就成了兴化人获取生活资料必不可少的途径。捕鱼、烧鱼、吃鱼,由生产到生活,许多渔民的风俗、禁忌、地方语言和艺术审美都因此而产生,从而构成了兴化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刘春龙出生在渔家,19岁之前做过渔业生产队技术员,这样的身份和经历让他自觉地成为了一个渔业劳动的传承人,更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知识立场来整理和记录兴化里下河地方渔事知识. 《乡村捕钓散记》中,作者把里下河地区上百种捕钓的工具和方法一一详实地告诉读者:“三层网、鱼叉、花篮、张卡、把海、钓筒、柴钩、绷钩、筢钩;撒网、张丝网、拉弓网、摇网、捣网、铲网、拉泥网、放老鸦、打簖、打箔、张丫子、张小钩、划钩、扒蚬、扳大罾、敲提罾、拉小鱼索、划大罩、跳白、出罧、罩青窠、瓦钓、逮“吃水”、轰沟、照鱼、挖蟹、打冻鱼、摸鱼、抄长鱼……”“那些在湖滩晒阳的,可以崴星罩之;那些在草丛中潜伏的,可以鸣榔驱之;那些在沟塘躲藏的,可以下水摸之;而那些在大河底下逍遥的呢,则可以用划钩捕之。”也讲述了做卡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如何制作诱饵: “装卡时,剔去苇叶,将苇茎剪成一截截窄窄的圈儿。”“将干面擀成薄薄圆圆的饼儿,晒干的饼儿切成一个个细长条,就是作为诱饵的卡面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鱼具的制作、捕钓的方法,可谓事无巨细,一丝不苟。而关于某些古老的即将失传的或已经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渔业知识的记录与爬梳、整理与考古,则堪称用情深远、用心良苦。 大多数读者没有接触过渔业专业知识,对于那些古老的渔业术语, 会感到陌生晦涩,所以散记中的注释随处可见,而且非常全面、详实。有注音、注意,还有音、意同注,如:庹,tuo,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对这些生僻词汇的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渔乡渔事的熟悉和热爱。这些注释与其说是在向读者解释某个渔事术语,不如说是在向读者展示一个地方,一种生活,一个时代。透过平实的话语娓娓道来的水乡生活,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份翔实记录着水乡渔文化的档案,一座古老而又陌生的渔事知识的博物馆。从这个层面来说,《散记》具有明显的地方书写功能和意义。 三、里下河地方民风民俗的记录 与一般介绍某种专业知识的作品不同,刘春龙关于渔事的描述,尽管在诠释经典、考证名词方面精益求精,但主要还是“劳者歌其事”式的写作视角。那些用轻松淳朴的语言记录下来的渔事都是他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更包含了他对劳动的热情和生活的热爱,折射出特有的渔乡生活态度和文化价值。 《乡村捕钓散记》中对渔乡的风俗习性、渔事的艰辛快乐、渔民的淳朴勤劳的描写都体现了具有浓郁里下河文化气息的民俗民风的地域特色。《出罧》中关于捕钓的“仪式”性的风景,向读者描述了村民对赖以为生渔事的虔诚和敬意。 《拾鱼》里,孩子们在冬天枯竭的泥塘里捡拾头上有七个星的黑鱼,让读者感觉渔民孩子纯真质朴的娱乐方式和善良快乐的天性。《放老鸭》里渔事活动体现着渔民生活的和谐:“通常每条船配有两个人,一人荡桨,一人放鸭。荡桨的多半是妇女,放鸭的大多是男人,以夫妇居多。船头的男人激情四射,脚下蹬踏艎板……船尾的女人娴熟而机敏地荡着桨,一会儿快速前进,一会儿来个急停,这一切动作全要和着放鸭人的暗示,藏着默契

文档评论(0)

s64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021505000001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