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科举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建科举制度: 隋朝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孔乙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 科场的辛酸 1、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晚唐诗人公乘亿在长安应试,在旅馆一呆就是13年。 《孔已己》写于1918年冬 ,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五四运动”前夕,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宣扬封建文化,妄图阻挡新文化的滚滚洪流,新文化与旧文化展开了生死搏斗。鲁迅以文艺为武器,积极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战斗,深刻揭露封建的腐朽本质和对人的毒害。 《孔已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已己》。小说以不到三千字的篇幅,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已己一生的芸芸众生精神麻木的悲凉社会,使读者深深地感受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悲! 一个好吃懒做,迂腐,手脚不干净,读过点书,还残存点做人的尊严的人,因为偷窃被人打断腿,最后消失在这个人世间 。 “排出九文大钱”中,“排”的含义? 答: 1、孔已己身材高大。 2、细心,生怕多给人家一文,要一文一文地排在柜台上,以便看得清楚。 3、贫穷、寒酸。 4、斯文、软弱。 5、故意卖弄。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摸”、“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答:孔已己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在也站不起来了,生活更苦了,只能“摸出四文大钱”,孔已己更加悲惨了。 悲剧是永恒的美。我认为,悲剧之美中又以凄美最为动人。 人未出场,先写声音——“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次写状态——“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再写神态——“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人物的形象一层一层推进,一点一点丰满,整个一段节奏紧凑,又显得从容。白描、对白、心理刻画浑然天成。更可贵的是,每个字都有它的妙处,每一句话都锤炼到极至,多一个显繁赘,少一个字则缺佚。 《孔已己》主题 1、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 2、小说批判了冷漠、麻木的国民性,它通过描写周围群众对孔乙己的态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 3、通过描写孔乙己的遭遇,表现了他思想保守、僵化,对悲惨的命运逆来顺受,毫无觉悟和反抗的悲剧性格。 4、小说揭示了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无奈,因为在社会变革中,像孔已己这样的小人物根本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遵从固有的心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找不到自己的出路,最终只能被生活吞噬。 1、你怎么理解“他对人说话,总是……不懂的“? 答:性格迂腐,自视清高。 2、“孔已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新伤疤了!”从这句话看出人们对孔已己的态度? 答:麻木不仁。 3、“排出九文大钱”中,“排”的含义? 答:他把钱一文一文地往柜台上排成一排,他是那样细心,生怕多给人家一文,要一文一文地排在柜台上,以便看得清楚,一个“排”字,折射出孔已己的贫穷、寒酸,又反映了他斯文、纤弱的形象。 4、“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含义? 答:文章着力渲染哄笑的气氛,笑声迭起,悲凉的意味也就更浓。 * *

文档评论(0)

sxah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