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能力培养的心理学思考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创 新中取得发展与进步,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获得不断的完善 与提升。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 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达到了空 前的强度。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已经关乎国运的兴衰。 于是,
大大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 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 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 求。为此,培养千百万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显得 尤为迫切。
创新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的本质特点,人天生就有创新 的冲动。可能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创新能力的培养策 略,因为创新是一种自由的活动,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 不遵从规则。但是,心理学家认为,即是最有创造性的活动 也是在规则的框架下发生的,因为要打破常规,创造者首先 必须具备一些常规知识及一些非常规思维的方法,而这两个 条件本身即规则。在对创新能力以及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心理 学思考的基础上,对创新能力培养有如下启示。
、应重视创新环境的创造
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我们的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创 新的“教学”,认为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讲授就 可以“教给”学生创新品质。于是导致了在实践中,对大胆 提出不同意见,阐述自己观点(可能难免有不妥之处)的学 生,不与理会甚至认为其在扰乱课堂秩序。首先我们不能否 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的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创新 品质不是可以简单地“教”出来的!《现代汉语词典》给“教” 这个概念下的定义是:“把知识和技能传给人”。而创新品质 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们是风马牛不相及 的两种概念。正如人的智力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一样, 创新品质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是无法简单 地“教”出来的。因此,创新品质的培养不能是简单的“传 授”,而是教师去创造这样一种创新的空间和条件,激发起 学生的创新本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 创新不要简单地压抑和否定。创新品质就像种子一样,它需 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 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此外,一个人真正创新品质 的形成也远非学校教育这一个时期就可以完成的。因此,我 们更应将创新教育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因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是一种能够长期起作用的,对人 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品质。这样,经过一个较长时间 的积淀,必然会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使整个 社会盛行创新之风,其结果必然会有大量的创新成果涌现, 对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持续的推动作用。
二、 应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许多教师都很重视在理论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创新能力,但往往轻视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理 论教学的附属环节,其作用只是验证理论为主,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很大的缺憾。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 行具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形成创新能力,并成为 其自身素质的一部分。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最高标准是看 实践,只有通过了实践检验的能力才能称其为能力。美国当 代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实践能力”正是基于以往对能 力理解的偏差而提出的。所以我们说,创新从实践中来,实 践是创新的源泉,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所有的发明创 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目前,日 本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的课程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 是非常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同理论教 学一样应受到同等的重视,实践教学应有一个系统完整的体 系,有相应的条件和实施方案, 并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三、 应重视平时的积累
创新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来于学生的探究,来于学 生的实践,从实质教育论所讲的“观念的联合”中来,这些 都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要创新,就必须重视平时 广泛的积累。人们谈起创新,往往只注意到创新产生时的那 种灵感,而忽视灵感产生前漫长的积累。当前我们大力倡导 创新,要处理好积累和创新的关系,不要空谈创新,片面引 导学生凭空冥思苦想去寻找创新的灵感,或仅从一些技法上 去突破。当然,也要戒除认为只有积累够了以后才能创新的 这种错误观念。平时的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是基础,是必要 条件,但它与创新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广泛地积累是绝 对必要的,但打基础是无止境的,知识的积累也是无止境的, 无需等到一切就绪后才去考虑创新,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重视积累的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一点 思考、多一点疑问、多一点异议、多一点探索,这样日积月 累,必然会做出较大的创新。
四、应重视“学”的创新
在教育过程中,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方位“智造”让海正从传统制药向现代制造转型.docx
- 全球优选对商家的好处分析(13).docx
- 全科医师转岗试题(必修).docx
- 八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一课练习.docx
- 公司股权变更所有资料和表格汇总.docx
- 公费医疗人员医保指南.docx
- 关爱学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docx
- 再生料塑料知识.docx
- 写出下面的句子的修辞手法.docx
- 冷轧薄钢板酸洗工艺与设备.docx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