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福禄贝尔 (FriedrichWilhelmAugustFroebel , 1782 — 1852) ,德国著名教育家.被誉为 “幼儿教育 之父 ”。生于德国土灵省一个路德派牧师的家庭。早年丧母,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中学,中学毕业后,在林 务官处做学徒,这使他对数学和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在林业主的资助下入耶那大学学习,受到德 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古典唯心主义遂成为他教育观点的思想基础。两年后福禄贝尔因经济困难而 被迫辍学,之后在林场和农场任职,当过测量员、书记员、会计员、建筑师。在更换了许多工作之后,于 1805 年当上了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教师,开始教育生涯。他曾两次拜访裴斯泰洛齐,并在裴斯泰洛齐的伊 韦尔车学院工作,任教数年。 1811 年入哥丁根大学、柏林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谢林哲学。 1817 年,在家 乡开办学校,写了泛论儿童教育工作的著作《人的教育》。后因被怀疑为鼓吹革命受当局迫害,逃往瑞士, 在瑞士布格多夫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 1836 年回国后,专门从事学前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勃兰根堡开 办了一所学龄前幼儿的教育机构,命名为 “幼儿园 ”,创立了一套幼儿园教育体系,出版了幼儿教育的专著 《慈母曲及唱歌游戏集》。晚年因积极参加进步教师集会,呼吁政府拨款促进幼儿园的发展,被认为是反 政府行动而受到迫害,剥夺了他在普鲁士从事教育活动的权利。 1851 年普鲁士政府下令关闭境内全部的 幼儿园。福禄贝尔对此非常愤慨,多次上书进行审辩,但毫无结果。 l852 年,他在悲愤中离开了人世。他 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著作,经友人编辑出版,名为《幼儿园教育学》。 《人的教育》 ( 《 TheEducationofMan 》 )1826 年出版 ,中译本是罗 炳之、赵端瑛根 据 D.APPletonandCo ,Newyork , 1887 年版翻译的,人民教育山版社 1964 年第一版, 1979 年再版的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摘录了该书的大部分内容。该书共分七章 105 节。 该书开宗明义阐述了作者对教育涵义的理解及教育的目的。福禄贝尔认为 “教育就是引导人增长自觉, 达到纯洁无瑕,能有意识地和自由地表现神的统一的内在法则,并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工具,使其成为 一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他强调宗教在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在一切事物中存在着和统治着一个永恒的 法则。这个法则过去和现在都表现在外部,在自然中,在内部,在精神中,也表现在结合自然和精神的生 活中,这个全能的法则,乃以一个渗透一切的、精力充沛的、富有生命的、自觉的因而是永恒的 “统一 ”为 基础。这个统一就是上帝,上帝是一切事物唯一的来源。在一切事物之中,都存在着和统治着神的统一或 上帝,教育理论就是从认识和研究那永恒的法则指导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们领悟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完成他 们的使命的指导体系。教育实践就是自己主动地应用这种知识来指导发展和培养有理性的人们以达成他们 的命运。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忠诚的、纯洁的、宁静的也便是神圣的人生。启迪智慧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是实现人类自决的最高造诣。教育应该引导和指导人明确自己和关于自己的一切,与自然协调并与上帝统 一;因而教育就该提高人对于自己和人类的认识,对于上帝和自然的认识以及对于纯洁和神圣的生命的认 识。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作者指出: “教育者 (教师 )应使个别的一般化及一般的个别化,并在生 活中对两者都予以阐明。他应使外部变为内部,使内部变为外部,并指出二者是必然统一的。他又应根据 无限考虑有限,根据有限考虑无限,并使二者在生活中得到和谐。他还应从人的任何方面看出神的实质, 并从人的本性追溯到上帝,从生活的彼此关联中把二者表露出来。 该书作者对学校究竟应该教些什么, 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认为,“学校教学要引导儿童获得这三方面 ( 虽 然本身是一体的 ) 的知识:一是关于他自己及与人交换的知识和关于整个人类的知识;二是关于上帝、关于 人类和一切事物的永恒条件及其由来的知识;三是关于基于永恒精神和依附于它的自然界和外部世界的知 识”。 K/\ o 该书提出要根据儿童发展的内在要求制定教育的法则。 教育是以内部深处的考虑为基础的。 “由于人们 不能好好应用这个真理,或是经常违反了这个真理,对儿童的内部生活和对青年从一定外部生活所表现的 作了直接的推论,构成了对抗和争辩及在生活和教育方面屡犯错误的主要原因 ”,因此,教育的教学和训练 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而不是命令的、绝对的、干涉的。该书还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儿童期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还没有表现特殊的、固定的方向。绘画配色的作业,并不是要培养一个未来 的画家;进行唱歌的教学,也不是有意地训练一个未来的音乐家。设置这些功课的目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