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建筑.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 · 城市、宫殿 ? 1 · 概况 ? 春秋时,各国都兴建城市和宫室。宫室多属台 榭式建筑,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 , 倚台逐层建木 构房屋,藉助土台,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形 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 ? 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邑、宫室。战国都城一 般都有大小二城,大城又称郭,是居民区,其内为 封闭的闾里和集中的市;小城是宫城,建有大量的 台榭。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晚期开始出 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 ? 2 · 实例 ? ① 春秋时期秦国雍城遗址 ? 春秋时期秦国都城 ? 1980 年以来考古发掘 ? 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约长 3200 米 ? 宫殿与宗庙位于城中偏西,其中 1 号建筑遗址 , ? 推测为一座宗庙 ? 建筑为由仪门、堂、室组成的四合院。 中庭地 面下,有许多密集排列的牺牲坑→ 祭祀性建筑 ? 散水 台阶四周,受檐落水处的砌筑。西周始 用卵石砌筑,唐代出现预制的地砖 ? 阼阶 — 东边的台阶 ? ② 秦咸阳 1 号宫殿遗址 ? 战国时期秦国宫殿。城位于陕西咸阳北部高原的 南沿 ? 1 号宫殿遗址居中 ? 60 × 45 M 2 的夯土台基,高 6M 。台上构屋 ? ③ 战国齐都临淄 ? · 城南北长约 5 公里, ? 东西宽约 4 公里 ? 大城内散布着冶铁、 ? 铸铁、制骨等作坊以 ? 及纵横 的街道 ? · 大城西南有小城,其中 ? 夯土台高达 14 米,周围 ? 也有作坊多处 ? 二 · 陵墓 ? 1 · 《兆域图》及 中山王陵 ? 1977 年,在河北平山的战国中山王王陵,出土了一 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 ? 兆域 ,墓茔地。《兆域图》,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 ? 中山王陵有 封土 ,同时在封土上又有 享堂 ? 形制 外绕两圈横长方形墙垣,内为横长方形封土台, 台的南部中央稍有凸出,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 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封土后侧有四座小院 ? 台东西长达 310 余米,高约 5 米;中间三座即王和 二位王后的享堂平面各为 52 × 52 米;左右二座夫 人享堂稍小,为 41 × 41 米,位置也稍后退 ? 五座享堂都是三层夯土台心的高台建筑,王的下 面又多一层高 1 米多的台基,从地面算起,总高可 有 20 米以上 ? 特征 ? ① 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庄严肃穆 ? ② 享堂 高居 ? ③ 等级有序 ? ④ 有 封土 (不同于商王陵的“不封不树”) 第三章:春秋战 国时 期的建筑 (公元前 770 年 - 前 221 年) ? § 3 · 1 春秋、战国建筑概况 ? 一·建筑史分期和历史文化背景: ? 春秋 (公元前 770 年 - 前 476 年) ? 战国 (公元前 475 年 - 前 221 年) ? 春秋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期,铁器、耕 牛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井田制 随之 瓦解,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的发展。 ? 从文化方面看: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产生了对后世 有深广影响的 儒家 、 道家 . ? 一 · 建筑特征与成就: ? 1 · 从建筑材料和技术看: ? 木工技术成熟,促进了室内装修和家具的制 作 → 鲁班 (公输般) ? 瓦的数量和品种增多,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瓦 → 瓦匠 ? ? 战国出现了砖 ? 2 · 儒家学说,为 礼制 奠定了基础。不仅出现礼制建 筑 明堂 ,更对此后的城市规划、宫殿、坛庙、陵寝, 乃至民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考工记》 、 《周礼》 、 《礼记》 ? 3 · 诸侯出于政治和享乐的需要,大建高台建筑 . § 3·2 《考工记》、 《周礼》和《礼记》等 文献中反映的建筑制度 ? 一 · 《考工记》反映的建筑制度 ? 《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的手工业技术的官 书。其作者不详。西汉年间,献王刘德因《周 官》缺〈冬官〉一篇,就以此书补之。至刘歆 校订时,又将《周官》改为《周礼》,称为 《周礼 · 考工记》。 ? 《考工记》是先秦古籍中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著 作,它记载了 6 门工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 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 抟埴之工) 的 30 个工种 的技术规则(缺两种)。其中 攻木 之工 部分“ 匠人 ”一节,反映了春秋战国许多 重要建筑制度。 ? 1 · 匠人的职责与工官制度 ? 《考工记》中规定匠人的职责有三项: ? · 建国 即给都城选择位置 , 测定方位、高程 ? · 营国 即规划都城,设计王宫、明堂、宗庙、 ? 道路 ? · 为沟洫 即规划井田 , 设计水利工程、仓库由此 ? 可见, 匠人 是主管建筑工作的专职官吏。设专 ? 门部门掌管城市和建筑设计、征工、征料与组 ? 织管理,总结经验,制定规范的一整套制度, ? 称 工官制度 。 ? 秦开始置将作少府; ? 汉景帝中元六年(前 14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