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普森钢琴教程第三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汤普森钢琴教程 第三册 钢琴教学分享 作者: 1 / 32 第一首 旋律 教学方法探讨: 如何让学生理解乐句,可以让孩子唱一支童谣,每次唱出来的都是一句话而不是一个一个 单独的字,每句话之间都需要喘口气。钢琴的演奏跟唱歌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乐器来唱歌。 演奏技巧: 1. 书上给出的那段话比较好,两个乐句的强弱一定有所不同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对比, 相似的两段旋律放在一起一定是用来对比的。 2. 乐句用一个大连线来表示,连线结束的地方可能相当于作文里面的逗号(第一乐句结束), 可能相当于作文里的句号(几个乐句表达的旋律结束)。每个乐句结束,要通过抬小臂 带动手腕和手完全放松的提起来,准备下一个乐句的演奏。 3. 书中提到 Interpretation,演奏是根据本人对乐曲的理解去解释和表演。正因为此,我 们会听到有 N 个版本演奏贝多芬的命运,我们会特别偏好某个人对某个作品的诠释。只 是弹奏出音符和上面标记的强弱等要求,通过计算机软件(eg. overture)就可以做到 的事。 常见错误: NA 音乐处理: 优美地,两个乐句根据演奏者的感受要有所不同。我倾向于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展开, 因此前两小节强一些,后两小节因为结束就渐弱渐慢。 扩展知识: NA 第二首 蜜蜂 2 / 32 教学方法探讨: 弱、中强和强的变化与对比,可以用声音的悄悄话、正常说话和大声说话打比喻做引子。 书上一句话我挺认同的, “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那就成为你自己的演奏了。”我 们从小就在体制教育下慢慢的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 “老师就是权威”,“所有问题都想找标 准答案” (我是说普遍现象),习惯于模仿不善于创造,我是深受其害,直到长大了才想明 白。所以钢琴的教学方面,除了硬性的演奏技巧(即使是演奏技巧也可以跟大一点的孩子 探讨,因为存在即合理),在音乐性方面,我更喜欢是启发式的讲解,更喜欢问学生开放性 的问题,由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也不要否定和批评,因为钢琴到了真正的演奏甚至创作 阶段,一定是不能收到太多束缚的,老师只是一个向导不是学生的天花板,最好的结果是 学生最后超越老师。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演绎音乐(在技术合格的情况下),去创 造音乐。 演奏技巧: 1. G 大调,全部升 fa。 2. 乐句:每个乐句结束都要完全放松的提起手臂(带动手)和手。这些基本的东西是老师 在学生学琴过程中要“碎碎念”很多年的。 3. 关于如何用手指控制音量:其实这个在小汤第二册说有点早,不过为了避免孩子因为弹 弱音而“不舍得”把琴键按到底从而弹的声音“发飘”而不是弱,因为弹强音而手腕绷 紧了用手去压琴,可以适当的说一些。触键的方法仍然是第一课的那样,只是在弱音的 时候手指不要抬的太高,距离琴键很近的时候就弹下去,虽然也要按到底,但力量不要 垂直下去。强音的时候,手指尽量抬高,就像敲钉子的时候,你的锤子举得越高力量越 大一个道理,而在敲下锤子瞬间之后,全身是放松的。所以强弱音的演奏跟放松与否并 不冲突。在演奏更强或者说更加具有张力宏达的音响效果的时候,甚至要运用到有点类 似气功的方法,把腰部的力量通过身体 肩膀 大臂 小臂 手腕 手掌到指尖传递过去。 4. 第二行的八分音符很考验 4-5 指,为了弹奏的均匀,需要单独慢练。 常见错误: 演奏第二行很容易弹的不均匀,需要放慢速度单独练习。 音乐处理: 3 / 32 上面说到了音乐处理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我在这部分写的是我本人的感受,仅供参考。 第二行给人的感觉就是蜜蜂在花上盘旋的飞,很忙碌的样子。其它两行就是飞过来飞过去。 整个曲子是轻松愉快的。 扩展知识: NA 第三首 无事空忙 教学方法探讨: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