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电学基本性能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分子材料的电学基本性能及应用;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本 章 内 容;8.1 高聚物的介电性能;一、分子极化;诱导偶极矩;取向极化 ;非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中只产生诱导偶极矩 ;高分子链的偶极矩是整个分子链中所有偶极矩的矢量和 ;二、介电系数 ;介电系数ε ;非极性介质 ;Debye方程 ;三、影响高聚物介电系数的因素 ;(2)外加电场频率 ;(3)温度的影响 ;三、介电损耗 ;只有当电场变化速度与微观运动单元的本征极化速度相当时,介电损耗才较大 ;真空电容器 ;复介电系数;用“电阻”电流与“电容”电流之比表征介质的介电损耗 ;影响聚合物介电性能的因素;大分子交联会妨碍极性基团取向,使介电系数降低 ;(2)温度和交变电场频率的影响 ;电场频率的影响 ;温度升高一方面使材料粘度下降,有利于极性基团取向,另一方面又使分子布朗运动加剧,反而不利于取向;(3)增塑剂 ;(4)杂质的影响 ;四、高聚物的介电松弛谱; 对于极性玻璃态聚合物,介电松弛谱一般有两个损耗峰,一是高温区的α峰,一是低温区的β峰; 对于结晶态聚合物,介电松弛谱一般有α、β、γ三个损耗峰,α峰反映了晶区的分子运动,β峰与非晶区的链段运动有关,γ峰可能与侧基旋转或主链的曲轴运动相关。 ;五、高聚物驻极体和热释电性 ;热释电流TSC 谱;获得ρ峰的意义在于: 可得到陷阱深度等有关聚合物能带结构的重要参数; 利用ρ峰值对电极材料的敏感性,可鉴别聚合物内的主要载流子种类; 根据ρ峰面积可计算载流子的初始浓度。 ;六、压电性、焦电性和铁电性 ;正压电效应是指在无外电场作用条件下,对两面装有电极的电介质施加应力或应变时,因介质极化而在电极上出现电荷的现象。 逆压电效应是指对介质施加电场而引起介质应变的现象。 压电性本质上是电介质的介电性与弹性的偶合效应。 ;高聚物压电体 ;2 焦电性 ;铁电性;(3)电滞回线;2、铁电、热释电、压电、介电晶体之间的关系 具有铁电性的晶体必具有热释电性和压电性 具有热释电性的晶体必具有压电性,不一定具有铁电性 ;一 电阻与导电的基本概念;4 电导率σ 只与材料本性有关,而与导体的几何尺寸无关 评定导电性的基本参数,σ越大材料导电性能越好;体积电阻和表面电阻 ; 根据电极形状不同,表面电流的流动方式不同,表面电阻率的定义也有差别 ;材料导电性的划分;二 导电机理;材料导电现象的微观本质就是载流子的定向移动;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示意图;导体:允带内的能级未被填满,允带之间没有禁带或允带相互重叠;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很容易从一个能级转到另一个能级上去而产生电流. 绝缘体:一个满带上面相邻的是一个较宽的禁带,由于满带中的电子没有活动的余地,即使禁带上面的能带完全是空的,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也很难跳过禁带,即不能产生电流。 半导体:半导体的能带结构与绝缘体相同,不同的是它的禁带比较窄;半导体的能带在外界作用下,价带中的电子就有能量可能跃迁到导带中去;高聚物的导电特点;2.聚合物绝缘体;材料的导电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参数:单位体积试样中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 对离子型导电材料,温度升高,载流子浓度和载流子迁移率均按指数率增加,因此材料电导率随温度按以下规律变化: ;高聚物导电性的影响因素;(2)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2.导电高分子材料;1977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麦克迪尔米德(A.G. MacDiarmid)和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发现掺杂聚乙炔具有金属导电特性以来,有机高分子不能作为导电材料的概念被彻底改变。;导电高分子的历史;高分子科学Nobel奖获得者;黑格(Alan J. Heeger,1936~)小传;麦克迪尔米德小传 (Alan G. MacDiarmid,1929~);白川英树(Hideki Shirakawa,1936~)小传; 1974年日本筑波大学H.Shirakawa在合成聚乙炔的实验中,偶然地投入过量1000倍的催化剂,合成出令人兴奋的有铜色的顺式聚乙炔薄膜与银白色光泽的反式聚乙炔。 ; 1975年,G. MacDiarmid 、 J.Heeger与H.Shirakawa合作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当聚乙炔曝露于碘蒸气中进行掺杂氧化反应(doping)后,其电导率令人吃惊地达到3000S/m。;;导电 高分子;1、结构型导电高分子;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研究得 较为深入的品种有聚乙炔、聚对苯硫醚、聚对苯 撑、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TCNQ传荷络合 聚合物等。其中以掺杂型聚乙炔具有最高的导电 性,其电导率可达5×103~104Ω-1·cm-1(金属铜的 电导率为105Ω-1·cm-1)。;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