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检测题(一).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 1.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 A.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通过了《共同纲领》 C.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制度 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邓小平说过:“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5.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 6.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在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7.“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集团? B、粉碎“四人帮”集团 C、毛泽东逝世 D、“四五”运动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9.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 一个是四川省, 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 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革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10.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l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B.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体分三步走的战略 D.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九年级某班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了学习卡片(下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的成立与巩固 B.伟大的历史转折 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外交事业的发展 12.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13.1987年,标志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要事件是 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B.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组建于1966年的某一部队,该部队的名称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 B.华东军区海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15.60年前,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见下图),为会议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万隆会议 C. 慕尼黑会议会 D. 第26届联合国大 16.“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啊!”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握手表明了(??? ) A.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 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 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17.1964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

文档评论(0)

177****89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