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课程:底线+空间+支撑.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文化课程:底线+空间+支撑 摘要:以课程基地为语言文化学习建构的载体,以物型课程理论为观照,通过聚焦语言文化内涵,定位语言文化研究边界,从而把握儿童语言文化学习的尺度。通过对空间设计中的语言文化意义解构,旨在创新语言文化空间概念的课程意识。围绕“课程、教学、平台、评价”四大支撑,进一步明确语言文化发展的指向在“空间”,关键在“语言”,突破在“课程”,目的在“育人”,重在“空间”中的语言文化塑型及课程意象,致力于空间—文化—教育—课程的不断探求和生成。 关键词:语言文化课程;物型课程;空间;支撑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XX)11A-0057-05 语言文化是一种具有完整意義的、拥有民族特质的、富有文化属性的人文标识,它是一个民族信仰的心理底座。儿童母语文化的学习和运用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抛却了母语文化教学的任何教育模式都是不完整的教育。儿童学习母语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依从性。而“学校”作为特定单位的语言文化学习场域,以一种独特的生活情境呈现出语言文化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它是对语言文化情境教育的补充,试图通过立体的环境建构,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赋予语言文化学习情境感、立体感和生命感,让儿童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韵味,体会不一样的语言魅力。当然,要真正实现这样一种语言文化发生、语言文化情境创设、语言文化情境学习体验,需要做好三件事:底线、空间、支撑,从而成就“最适合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语言文化学习生态”。 一、底线托底:从“规范”中寻找“突围” 所谓“底线”,一则表示某种程度层次或能力范围的最低限定值,二则强调事物内在发展的不可逾越性,三则反映某种代表性或问题性根源,就某一个定点的内涵意义,它呈现出行事过程所需依据的原则、准则。正如阳光、雨露、空气等是生物圈存在并发展的基本底线,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行为与关系准则,学习的目标与规则,也是维持教育运转的最基础结构。当然,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文化教学研究也有其特有的规定性、指向性和科学性。所以,在进行具体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依托“儿童地球村”语言文化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一方面基于历史成因、地域特点、人文背景等因素展开母语文化(普通话、方言)的研究;另一方面基于母语与外语(以英语为主)之间文化共生开展比较研究,当然,最重要的是强调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语言文化教育“底线”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寻求语言文化课程的“升华”与“突围”,在空间上提供更为适合的语言学习的场域,在时间上给予更有弹性的语言学习的时段,在课程上提供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的内容,旨在通过对已有空间、时间和课程的再造,让语言文化的学习与生活接轨,与社会同步,高于标准,并且让“情境”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学习形成感官冲击,唤醒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真正实现情境中的语言习得和独特的育人功效。 二、空间重塑:从“设计”中延展“边界” 所谓“空间”,既是一种物化的载体,也是一种心理的延展,更是一种意义的存在。以“儿童地球村”语言文化课程基地作为空间的延展,它既是语言文化课程的研发中心,也是学生语言文化学习的主题中心,还是语言文化学习的实践体验中心,更是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中心。当然对于语言文化,尤其是生活情境中的空间重塑还需关注如何通过“设计”达到“拓边”的效果。语言本身是自由的,语言文化的形成是自由的,语言文化课程的学习更应该是自由的。我们在设计上应该立足于语言学习的“本质”,在基于真实的情境中孵化语言文化的内涵,形成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达成课程的品质与价值。 (一)蕴含教育的本质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做梦,多数人不会做他未曾经历的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编织一场关于人生愿景的“美梦”。我们期待通过情境创设、环境打造、内涵提炼,为学生勾勒关于语言文化世界的“景”“境”和“域”,让这样的一种空间体验,带动语言生长的经历,让这样的一种经历激发语言创造。空间是语言的表现手段,也是语言文化的教育载体。 (二)折射学校的本质 在学校中,当我们致力于“做一个优秀的语言文化使者”,有趣味的语言学习就发生了;当我们致力于建构学习空间里的“语言生长术”,有效率的语言学习就发生了;当我们致力于成为语言学习方式和语言文化流程的规划师,有挑战的语言学习就发生了;当我们致力于成为“儿童语言文化学习秘密花园的建设者”,帮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文化情境中聚焦、沉浸、思维,有深度的语言学习就发生了……语言文化的物型空间就是让学校成为一个语言的梦工厂,调动一切语言文化情境资源,激发每一个人的语言文化学习潜力,让语言的生长有力量,让文化的滋养有阳光。 (三)体现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