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中国马铃薯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2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马铃薯文化产业的调查方法与步骤 1、确定调查对象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法。 2、拟订调查计划 拟订调查计划包括确定所采用的调查方法,确定调查项目,确定调查进程等。 3、选择和编制调查工具 制定调查表格、观察记录表、问卷、访谈提纲,编制测验题目。 4、实施调查 用编制好的调查工具,根据各种调查方法的具体要求开展调查。 5、整理调查材料 对搜集的调查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性的意见。 6、写出调查报告 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解释,提出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中国马铃薯文化发展 1、了解中国马铃薯名人; 2、掌握中国马铃薯名企的概况; 3、了解中国马铃薯名牌。 第七章 中国马铃薯名人、名企与名牌 第七章 中国马铃薯名人、 名企与名牌 本章学习目标 第一节 中国马铃薯名人 名人,可以指著名人物,又可称作名流。日语中的名人,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敬仰的人物。在我国,名人一般指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马铃薯在中国走过了400多年的历程。在这期间有曲折也有辉煌,更有无数马铃薯名人各显风骚,他们不折不挠、勇于创新,甚至为中国马铃薯事业奉献一生。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马铃薯名人众多,业绩显著,本书仅选数人为代表加以简介。 第七章 中国马铃薯名人、名企与名牌 张鸿奎(1902.9-1980.8) 程天庆(1918.11-2007.12) 屈冬玉 孙慧生 周庆锋 金黎平 谢从华 谢开云 康克归 王培伦 梁希森 张永成 王一航 第七章 中国马铃薯名人、名企与名牌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向王一航同志学习的决定 ﹙二○○九年六月六日﹚ 王一航同志从事马铃薯育种、马铃薯组培脱毒快繁体系建设及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工作28年,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马铃薯科技项目近20项,相继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8个,在甘肃以及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周边省(区)的部分地区广泛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特别是选育的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薯块淀粉含量高达20.09%-24.25%,是国内育成的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20%的马铃薯新品种,是我国马铃薯高淀粉育种的一个新突破,达到国际高淀粉育种的先进水平。该品种现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和淀粉加工专用品种,成为我省马铃薯生产的知名品牌。几年来,该品种快速推广,已占西北地区马铃薯面积的17%,是目前西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为薯农的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主持选育的陇薯6号于2005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成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马铃薯新品种。 王一航同志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弘扬先进科技,以敏锐的创新思维推动农业进步,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民群众,以执着的科学态度彰显甘肃精神,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甘肃马铃薯事业,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事迹在平凡中折射出伟大,细微处体现出崇高,是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楷模。为此,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向王一航同志学习的活动。 学习王一航同志,就要学习他服务于民、执着为民、情系农民的爱民情怀。农民的满意是他最大的心愿和追求。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马铃薯种植技术咨询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难题。举办多种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班,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及先进的繁种、栽培技术,坚持不懈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他用实际行动和科研成果,把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送进千家万户,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具体实践中。 学习王一航同志,就要学习他扎根基层、科研为本、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在省城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甘肃省农科院条件最艰苦的渭源县会川试验站工作。他28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辛勤耕耘,克服各种困难,精心从事马铃薯育种及产业化开发工作,把理想播洒在试验田里,把青春奉献给马铃薯科研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创造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一流业绩。 学习王一航同志,就要学习他潜心钻研、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态度。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勤奋钻研,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创造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马铃薯育种技术体系,探索出了块茎还原糖田间快速鉴定等新方法。主持选育的新品种陇薯7号和LK99,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专用加工品种的国产化和本土化,为甘肃乃至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学习王一航同志,就要学习他严于律己、不骄不躁、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长期以来,他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掌握着大量经费,但他心底无私,始终把有限的资源合理运用到科研和生产中。他将丰硕的科研成果归功于整个团队,在诸多荣誉和赞誉面前,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