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 29 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有人影的远景
那座公寓里情况奇怪极了。 电梯自然已经停开。 连电梯顺着上下 的那根钢柱都已经弯了, 那六层大理石楼梯也有好几级已经碎裂, 上 一上一下一下只能小心踩着边上走, 免得普通掉下去。 有些通向房间 的门其实背后早已空无所有, 别看有的门外表似乎完好无损, 你要是 推开了门一步跨进去, 很可能会一脚踩空: 这座公寓曾经被几颗高爆 炮弹直接击中, 正面的四楼楼面连同底下三层都给炸掉了。 但是顶上 两层的正面倒有四个房间还 是好好的,各层的后面一排房间也都还 有自来水供应。我们都管这座公寓叫“老宅子” 。
情况最吃紧的时候, 前沿阵地就在这公寓的正下方, 那大街环绕 的小高地顶上靠边沿一带便是。战壕和淋坏晒烂的沙袋至今都还 在 原处。真近极了, 站在这残破公寓的一陽一台上,抢一块碎砖瓦或灰 泥片一扔就能扔到那儿。 但是如今前线已从小高地的边沿推进到了河 的对岸,那里有座山冈耸立在名为“村舍”的旧日皇家猎舍的背后, 前线就在松树密布的山坡上。 眼下战斗正在那一带进行, 我们不但把 “老宅子”当作了了望哨,还 利用这个有利的地形来拍新闻片。
当时的处境是危险的,天又总是那么冷,肚子也总是吃不饱,不 过我们却还 常常开玩笑。
每次只要有炮弹击中房屋炸了开来, 砖屑泥粉就会冲天而起, 一 会儿沉落下来, 镜子面上就是厚厚的一层灰, 好像新造房子窗上涂的 白粉一样。 在这座上楼都怕楼梯会塌下去的公寓里, 有个房间内却有 一面落地长镜居然没有震碎, 我用指头在粉尘厚积的镜面上抠出了印 刷体大写的“约翰尼死期到”字样,然后找了个由头打发摄影师约翰 尼上那个房间里去。那时正是炮击的当口,他推门进去,一见迎面这 鬼神的晓示,就脸色煞白,把魂都吓掉了,他满心气愤而又无可奈何, 为此我们直要到好长久以后才重又言归于好。
第二天我们在旅馆门前往一辆汽车里装器材, 我上了车, 觉得怪 冷的,就把旁边的窗玻璃摇起来。 只见摇起来的窗玻璃上赫然几个印 刷体的红色大字,想必是借了支唇膏当笔涂在那儿的:埃德小人。这
辆带标语的汽车我们接连用了好几①天, 那班西班牙人见了一定感到 莫名片妙。他们一定只当这几个字是荷兰或者美国的什么革命组织的 名称缩写或标语口号,以为那大概也是类似 F.A.I. 或 C.N.T. ②那样 的组织呢——
原文EDISALICE内lice —字应该用单数louse ,所以在后文 中两人要为这个字争执起来,各不相让。
F.A.I.是西班牙无一政一府主义联明盟, C. N. T.是(西班
牙)全国劳工联合会——
后来有一天,驻在当地的那位英国大员却使我们把彼此间的一点 疙瘩全忘了。 这位大员有一顶德国式的大钢盔, 他每次出行只要是往 前线的那个方向去, 就总要把这顶钢盔戴上。 大伙儿对这种打扮谁也 没有好感,总觉得既然钢盔不多,就应该留着给突击部队用。所以我 们看见他头戴钢盔,心里马上就对这位大员起了反感。
我们是在一位美国女记者的住处碰上的, 女记者那里有一只上好 的电炉。大员见这个房间十分舒服,立刻就喜欢上了,给起名叫“俱 乐部”。他提议大家各自把酒带来,说这里暖和,气氛也愉快,正好 饮酒取乐。 那美国女记者却是位工作极勤奋的, 一直很注意不想让自 己的住处给染上点“俱乐部”的色彩,尽管也许总是不太成功。所以 当下听见自己的住处给这样明确地题了名、 归了类,真不啻挨了一拳。
第二天我们正在“老宅子”里工作,拿条破席子当帘子一遮,煞 费苦心地使摄影机镜头避开了下午强烈的一陽一光, 没想到大员这时 却由那位美国女记者陪着来了。他在“俱乐部”里听我们谈起过这么 个所在,特意要跑来看看。 当时我正拿了副双筒望远镜在破一陽一台 一角的一陰一影里观察。 那是一副小型的八倍蔡司镜, 只要两手在上 面一盖,就不会发生反光。 这时进攻快要开始了,我们正等着飞机来 轰炸,因为一政一府一军一当时缺乏重炮, 只能由轰炸来代替进攻前 必不可少的炮击。
我们的工作一向是躲在屋里做的, 大家都像耗子一样不敢露出一 点形迹,因为我们决不能给这座表面看似空无一人的楼房引来炮火, 不然我们的工作就无法完成,今后也不可能再把这里当作观察站了。
可是此刻那大员进得房来, 就拉上一把空椅子, 到这一无遮蔽的一陽 一台正中一坐,钢盔、特大号双筒望远镜,凡此种种一应俱全。一陽 一台长窗的一侧斜架着一台摄影机, 像机关槍那样作了一精一心的伪 装。我则隐蔽在另一侧的黑角落里,不叫山坡上的人看见,一直小心 在意可千万不能闯进了一陽一光亮堂堂的开阔处。 独有这大员却堂而 皇之坐在向一陽一地的中央, 头戴钢盔, 俨然是一副全球总参谋长的 架势,望远镜亮晃晃的,比得上一架日光反射信号起。
“你瞧,”我说。“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