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主流工业以太网可行性评估..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实时以太网 可行性评估 工业实时以太网的特点和要求 A 实时通信  ,  以太网用于采用  CSMA/CD 的介质访问控制机制  ,而具有通信不确定的特点,并 一度成为它应用于现场总线的主要障碍 . 实时性 ,即确定性通信 ,现场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行为 .整个控制网络的实时性是否合符要求 是指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发出的所有报文在指定的时间内都能获得响应 .整个网络的实时性 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时间的约束条件 a 每个节点获得通信权的时间必须有上限 .防止某一节点长时间占用总线而导致其他各节 点的实时性恶化 b 保证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周期内  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机会去的通信权  .  以防止个别 节点因长时间得不到通信权而丧失实时性 c 对于紧急任务 ,有比较高优先权 ,即满足紧急任务和重要节点的实时性 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恶劣的工业现场环境 ,仍然有较高的性能 . 这就需要以如冗余直流电源输入、 高温、低温、防尘等来设计工业以太网 主流实时以太网技术 各主流实时以太网所占市场份额及其简介 (基于 WWW.MSRESERCH.COM 网站 2014 数据 ) a Ethernet/IP CIP: 24% . 是一种基于 OSI 应用层修改的软件形式的协议 . 有较高的数据通过率 ,适用于网关和交换设备的应用,实时性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却完全兼容标准以太网 b PROFINET:25%. 是新一代的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 ProfinetCBA, ProfinetIO 和 Profinet IRT. V1 采用标准的以太网协议  ,分为三种 V1,V2,V3. 即 ,V2 和 V3 不采用 TCP/IP协 议 ,采用另外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  ,V3  采用自己的数据链路层  ,通过一个高精度的时间来控 制,所以不能兼容标准以太网 c POWERLINK: 7%.  由主站  MN  和从站  CN 构成 ,系统由主站  SOC开始启动同步传输  ,由主站 为每个 CN 分配固定的时间槽 ,通过这一机制来实现实时数据交换 . 总体来说 PL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使用了 Ethernet 介质,但 PL 添加了另外一个数据链路层在 结构上位于以太网数据链路层之上 ,有软件的方式决定哪个节点发送数据而非由 MAC 决定, 所以 PL网络系统中不能使用交换机只能使用 HUB, PL应用层保留了 SDO和 PDO对象字典的 结构,可兼容以太网 . d ETHERCAT: 6%.采取一种 ”数据列车 ”的方式 , “边传输边处理” 的方式将数据包发送到各个从节点 ,然后再回到主站 ,任务的处理将在下一个周期里完成 ,主节点通常采用 PC,而从节点背板间采用 LVDS低-压差分驱动信号传输方式 ,可以达到很高的数据交换 ,同时意味着从站需要特殊的硬件 ,不能兼容标准以太网 e MODBUS:13%. 一种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 ,包括 ASCII、RTU、TCP三种报文类型,协议本身并没有定义物理层,只是定义了控制器能够认识和使用的消息结构 f Other: 25%. 各实时以太网性能评估及其特点比较 A Ethernet/IP CIP 应用前景 : 因为是一种应用层的协议 .所以目前主要优势在于大多数用户可以利用吸纳现有 的以太网技术知识和网络设施组建网络 .从而使组网费用大大降低 . 主要是缺乏实时性和确定性、报文利用率低、 回路供电、 实时性环境适应等问题。 以太网采 用的 CSMA/CD 协议,不支持优先级。报文头部比较大,载荷数据相对较少,相对现在广泛 应用的一些现场总线协议而言, 报文利用率较低。 总线上无电源。 这不但增加了重新购买电 源和布置电源线的费用, 而且现有以太网线比现场总线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 缺乏工业级的 接插件。由于工业现场存在的腐蚀性气体,震动、 维修和检测时的经常拔插等问题。因此需 要一种通用工业级接插件。但是工业级接插件的引入势必增加设备的投资。所以,目前 EtherNet/IP 工业以太网的应用主要是在自动化领域的信息层和控制层。在设备层则使用 ODVA 支持的 ControlNet DeviceNet 现场总线,利用总线在设备层的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作为以太网的补充 开源代码 : 暂时未找到 FPGAC 开源代码及其实例 ,需授权 . 循环周期 : 100us 协议简介 : 协议模型 EtherNet/IP 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采用以太网。其主要由以太网控制器芯片来实现 . EtherNet/IP 在网络层和传输层采用标准的 TCP/ IP 技术。对于面向控制的实时I/0 数据,采用 UDP/ IP 协议来传送,而对于显式信息 (如组态、参数设置和诊 断

文档评论(0)

153****8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