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既为其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力保障,也让广大教材编订者和一线教师认识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考古成果的必要性和巨大价值。可以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考古成果,以考古成果辅助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普及考古知识,是一件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好事。
(一)考古成果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中学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重大历史事件,有时难免晦涩、枯燥,而考古成果作为一种直观鲜活的实物资料,恰恰可以弥补中学历史教材偏重理论与结论的不足,为历史教学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科学的开展提供更多重过程、可探究的丰富资料,如甲骨卜辞可以体现商朝浓厚的神权色彩,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耕地图》、《耙地图》、《耱地图》能让学生直观了解耕耙耱技术,“丹东一号”致远舰沉船的考古调查,再现了甲午海战的悲壮惨烈……考古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弥补历史思维和历史客观之间的裂痕,构建形象鲜活的历史,从而增加教材的信度和可读性,拉近学生与遥远历史时空的距离。
(二)考古成果可以纠正失实之处。胡适先生曾在《治学的方法与材料》中道出考古发现对文字史料的补正作用,一片甲骨可以使殷商历史成为信史,几处石器能把中国史前史拉长上千年,并一语中的地指出“向来学者所认为纸上的学问,如今都要跳出故纸堆外去研究了。”[1]诚然,考古发现不仅能丰富文献资料,更能纠正文献中的失实之处,推翻旧的结论,建立新的认知。如,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证实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存在;[2]阿房宫遗址的发现,推翻了杜牧《阿房宫赋》“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说法;[3]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孔子屏风动摇了传统孔子生年认识之说,证实了《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4]等等,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立足教材史实的同时,不断汲取史学研究的“活水”,运用最新的考古成果,带领学生共享 ___“天光云影”,探求历史之真。
(一)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本身是鲜活有趣的,但碍于教材编订和学业压力的限制,学生感受到的只是记忆的负担和做题时的窘困。可以说,大量的文字描述、结论性的知识点以及固定的答题模式正逐渐消磨着广大学生学习 ___兴趣。而考古成果的引入,可以发挥文字描述所不能取代的实证作用,并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思维,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不仅是故纸堆里的历史,更是可以“眼见”、“耳闻”、“触摸”的历史,如此以兴趣作为学习 ___原动力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考古成果作为人类文明和历史演进的见证,本身就是以唯物主义思想来解读历史,蕴含了精准的时空要素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有助于真实地还原历史原貌,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只要教师妥善使用和引导,便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加深学生对抽象历史概念和复杂历史事件的理解,提升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进而给予学生情感上的熏陶和价值观上的引导,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三)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在当今教育体制下,中学历史教学尚无法跳出“应试”的窠臼,也有其要完成的学科任务,虽然考试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不论是各省市的模拟考试还是中高考命题,以考古发现为素材的题目大大受到命题人的`青睐,数量逐年增多。这类题目,往往通过提供考古成果的方式,考查学生读图、审题、辨析、理解、推断和联系所学知识探究问题的能力,专业性强,区分度高。如,xx年北京文综卷第40题,以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两大考古发现为切入点,要求学生结合江西南昌刘贺墓的考古研究方法,探讨河南安阳西高穴墓墓主身份存在争议的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考古研究方法和重大考古发现,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考古发现与所学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汲取实证研究方法。考古学是一门注重实证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与历史学“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学术传统有着相通之处。对待古史研究,王国维先生也曾提出“取地下实物与纸上的史料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由此可见,不仅考古成果可以为历史学所用,考古研究的实证方法也对历史学大有裨益。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考古研究的科学实证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独立、理性思考,做到不唯上、不唯尊、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制图-形位公差培训讲义.pptx VIP
- 11.21 峥嵘岁月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 必修 音乐鉴赏.pptx VIP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docx VIP
- 16MR204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图集.docx VIP
- 肿瘤的诊断课件.ppt VIP
- DB1309T122-2022《海水池塘对虾养殖技术规范》.docx VIP
- 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施工方案.doc VIP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析汇总(卢飒第二版) 第1--11章.docx VIP
- —机械制图与形位公差 识图与公差.ppt VIP
- 十足股份鲜食认证测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