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化痰药温里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中医教研室 刘岳凤 2016年12月 一、祛痰止咳平喘药(P172) (一)祛痰药 概念:凡具有祛痰作用,治疗痰证的药物,称祛痰药物。 应用:主用于痰多咳嗽,咯痰不爽以及病机上与痰有关的癫痫、樱瘤、 瘵病、阴疽流注和中风痰迷等病证。 分类:清热化痰药、温化寒痰。 清化热痰药 概念:凡具有清热化痰作用,治疗痰热证的药物。 常用药物:贝母、前胡、瓜萎、竹茹、天竺黄、批把叶 贝母*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功效主治: 1、 清热化痰: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 2、 解毒散结:痈疽疮疡初期、肺痈、瘵病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冲服:川贝母、平贝母,一次r2go 川贝母性凉润,多用于肺热燥咳及阴虚劳嗽; 浙贝母性苦寒,多用于肺热咳嗽及瘵病痰核。 使用注意:反乌头 温化寒痰药 概念:凡具有温化寒痰、燥湿化痰作用,治疗寒痰、湿痰的药物,称为 温化寒痰药。 常用药物: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白前 半夏*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1、温化寒痰一一寒饮伏肺致咳喘 2、燥湿化痰一一湿痰阻肺 3、 降逆上呕一一痰饮犯胃证各种呕吐:寒饮、胃热、胃虚呕吐、呃逆: 4、 消痞散结一一痰气(热)互结梅核气、樱瘤、痰核。痈疽肿毒:生用 鸡蛋清调敷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半半半夏半 清姜法半生消痞和胃 半半半夏半 清姜法半生 降逆止呕 燥湿止咳 化痰消食 消肿散结 使用注意: 1、 生半夏有毒,只能外用。 2、 木品有毒,宜制用。 3、阴虚燥咳者忌用;反乌头。 解毒方法: 浓茶、生鸡蛋、 生姜汁、 绿豆、防风、甘草 西医、西药 (二)止咳平喘药 概念:凡具有宣肺祛痰,润肺止咳、下气平喘作用,治疗咳嗽气喘的药 物,称为止咳平喘药。适用于外感、内伤等所致的咳嗽气喘。 常用药物:杏仁、款冬花、紫苑、桔梗、百部、桑皮、尊苗子、白果、 旋复花 苦杏仁*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1、止咳平喘——各种咳喘。 2、润肠通便——阴虚津枯的便秘。 使用注意:1、質小毒,用量不宜过大。3-10克 2、小儿慎用 参考:苦杏仁貳(氧貳)----水解一--氤氢酸一--抑制呼吸中枢 温里药(祛寒药)P176 概念:指具有温补阳气.祛除里寒功效,以温里散寒为主要作用,治疗 里寒证的药物。 使用注意:1、多辛热燥烈,易耗伤阴液。 2、热证、阴虚证忌用 常用药物: 子姜 子姜桂茱香茴椒 附—肉吴r小胡 附 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主治:1、回阳救逆:亡阳证。 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脉微欲绝一一干姜、甘草(四逆 汤) 阳气欲脱一一人参(参附汤) 2、 温里助阳:里寒证 脾胃虚寒一一干姜、党参、白术(理中汤) 脾肾阳虚一一茯苓、白术 肾阳不足一一熟地、肉桂、山茱萸(肾气丸) 3、 祛寒止痛:寒凝疼痛 风寒湿痹——桂枝、口术 虚寒疼痛一一桂枝、当归 用法用量: 煎服,3~15g,宜先煎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参考: 本品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生物碱。 乌头碱能提高痛阈值,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心脏也有明显的 毒性作用,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严重者可致心跳停止而死亡。 乌头碱 加热水解 次乌头碱、乌头原碱 消旋去甲乌药碱 毒性明显减轻但镇痛作用仍强。 消旋去甲乌药碱有强心抗休克的作用,故有回阳救逆之功。 使用注意:防止中毒* 1、孕妇忌用 2、 热证、阴虚证忌用 3、 剂量不可太大* 4、 必须用制附片* 5、 必须先煎1小时以上* 6、 用蜂蜜制以减毒 7、 不能泡酒饮用 8、 反半夏、瓜篓、贝母、天花粉、白及。 中毒症状: 首以唇舌、手指麻木开始,继之漫至四肢麻木,随后出现心悸、头 昏、恶心呕吐、抽搐,血压、呼吸、心率下降,语言障碍等。 解毒方法:生甘草緑豆汤,生姜甘草银花汤; 中西医结合抢救(洗胃、阿托品、强心、升压等)。 干 姜* 性味归经:辛、热。归肾脾胃心肺经。 功效主治: 1、 温里散寒治里寒证 脾胃虚寒致皖腹冷痛一一党参、白术 胃寒呕吐一一高良姜 寒积便秘一一大黄、附子、人参 2、 回阳通脉治亡阳欲脱证 阳气欲脱,四肢厥逆,脉微欲绝一一附子 3、 温肺化饮寒饮咳喘 肺寒停饮,咳嗽胸满、痰涎清稀一一麻黄、细辛、茯苓 用法用量煎服,3、9g。 使用注意 生、干姜均可温胃肺,治胃寒呕吐、肺寒咳嗽 生姜一一发汗解表 干姜一一回阳救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