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26张.pptVIP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26张.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思考:根据图1.8,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考虑到灾情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 所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本节知识结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止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课件共26张 一、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定义 2 、自然灾害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自然 灾害 形 成 诱因 客体 自然异变 人、财产、资源 3、自然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其中,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共同作用。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人 财产 资源 受灾体 灾情 致灾因子 孕灾环境 岩石圈 水圈 大气圈 生物圈 自然灾害系统 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 受灾体——是灾害的承受体,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 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自然资源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通常用自然因子是否经常发生异变(频率)、异变的程度或是灾变能量大小(强度)[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震级的大小等; 灾情——是指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 [学习方法]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 思考 [学习方法]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 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 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自然异常变化 人、财产、资源破坏 自然灾害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洪涝、风暴潮 病害、虫害、鼠害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 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地质灾害 分类 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90米的火山岛。 ⑴不是自然灾害。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⑵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当然。 ⑶属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漏,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⑷不属自然灾害。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为原因产生的核事故。 二、自然灾害的特点 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位于环太平洋带和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带。这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每年统计的地震发生次数都比较多。 -----广泛性、区域性、频繁性 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可引起洪涝,在山区可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而成灾。 ------联系性 材料三:某一地震带发生里氏6级以上地震的间隔时间为50年;1954年我国长江流域洪水属百年一遇。是否意味着每隔50年就必定发生一次同样震级的灾害?或者是一百年后长江流域必然会发生洪水? ----周期性、不确定性、不重复性 材料四: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46秒,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里氏7.0级地震[1],震源深度13公里。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此次地震共计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三个重灾县上报经济损失达1700亿元。 ------不可避免性和严重性 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

文档评论(0)

hebinwei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