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docxVIP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同学发言一 ;q) s7 \$ R2 y# t9 A: w/ u+ B 《诗经》中的爱情诗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苦。我个人觉 得《诗经》里面的爱情描写比较露骨 ,而且有一个特点是雅俗共赏,而古代文人的诗词中描写 的爱情是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给人很美妙的感觉,而且经常是用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来表达的 要细细领悟才能明白,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不知道你们大家的看法。0 q) E9?+ y+n w: X( o6h! A0C 同学发言二 # P3 {4 h2 z ?(I g: N k3 v P* r1 E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 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比拟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 诗句,由叶子的鲜嫩变得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而变得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 作用。比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 力。)Y:A/P+t2e 同学发言三;P#_4C/n9e 诗经中的爱情是原始朴素状态下的爱情,这种爱情诗很少遮遮掩掩的修饰,但也会用赋比兴 的手法,借物抒怀,如《兼葭》等。后世的爱情诗多受儒教影响,多缠绵隐晦。 :[V f# ?/ R; k 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首先,诗经多产于民间,是民歌的汇总,包含着丰富的生产劳动 因素,而后世爱情诗多为知识分子阶层的闲情逸趣;其次,形式上也大不一样,诗经多为四 言,后世的爱情诗与之不同。 小论文 浅议《诗经》爱情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 情感之一,《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纯而自然,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 撞。后世的很多爱情诗, 浮艳而做作,在文学价值上远远不及 《诗经》。%z: m2L4_( q. I- }4 n 整体来说,周代婚姻恋爱的习俗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 周初,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恋爱尚少禁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 《郑风榛消》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阳春 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榛水、消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 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 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这首诗如一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纯朴, 烂漫自由。 《周南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荐女子的热恋和 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 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卫风木瓜》,“投我予木瓜,报之以琼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 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 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这首诗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 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 《卫风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 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后来,自由恋爱渐渐受到家庭等各方面的束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许多人不能与心 上人结为爱侣,其中失落与心酸,谁能道尽说完! 《郑风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 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 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 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 有很多诗细腻地描写出思念情人的忧郁苦闷心理。如《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 我怀人,真彼周行。”诗中女子怀念远方的爱人,在采卷耳时心里想的都是他,以致采了许 久那个算筐都没填满。又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这里面就含有对情人的埋怨与不满。还有《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 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情人不理会她,使她 寝食难安。《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写的则是见到 情人时的欣喜心情,可见思念之深之切! 《秦风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丫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写的是单相思,对于所爱的人,可望而不可即,几多愁苦,几多 思念! 《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向往的,而对始乱终弃持批判态度,并对受害者予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