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新教材)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docx

2019(秋)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新教材)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核心素养目标 根据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区域的地貌特征。 【区域认知】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指导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实地观察不同的地形地貌,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地理实践力】 知识清单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 (1)概念:地形图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 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 把真实地形、 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地图,通常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2)作用: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等高线地形图 符号 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征 A 陡坡 等高线密集 B 缓坡 等高线稀疏 C 山脊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D 山谷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E 鞍部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 F 陡崖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G 冲沟 两组陡崖符号组成,向高处收缩 H 洼地 等高线呈环状分布,数值中低周高 知识清单二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类型 地形特征 等高线特征 沙丘地 貌 有凸出的小圆弧,各地点之间高差 很小,有缓坡和陡坡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迎风坡,等 高线稀疏;背风坡,等高线密集 冲积扇 地貌 从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逐渐降低, 厚度逐渐减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变 细 等高线呈圆弧形,上密下疏;等高 线数值从扇顶端到扇缘逐渐减小 峡谷地 貌 狭长深窄的山谷,两侧地形坡度十 分陡峭,呈 V 形 等高线密集,中间数值小,两侧大 知识清单三 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地貌类型 地形特征 等高线特征 地面喀斯 特地貌 孤峰 呈锥状耸立的山峰 等高线环环相套,中间数值大 峰林 没有基座,呈簇状 分布 若干组环环相套的等高线,山间洼地为 圆弧形等高线 峰丛 连座山峰,基部完 全相连 山岭与谷 地 山岭 连绵的高山 山顶等高线闭合,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谷地 两侧是山岭,中间 为低地 黄土高原 地貌 塬 呈台状,顶部平坦 顶部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 墚 长条状的黄土山岗 等高线狭长,中间数值大 峁 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等高线似圆形或椭圆形 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即 “ 凸 高为谷,凸低为脊 ”。 等高线的特征 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由等高线的特征可得出该地地貌为沙丘,沙丘西北侧坡度缓,可判断该地的盛行 风为西北风 任务清单一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情境探究 [情境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虚线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陡 崖处正在开展户外攀岩竞赛。 [探究 ] 计算图示范围内自行车越野赛线路相对高度的数值范围和运动员从崖底 攀至陡崖最高处的高差的数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提示 (1)10~30 m,图中等高距为 10 m,该线路穿过了 2 条等高线,故最少有一 个等高距的高差 (10 米)、最大接近 3 个等高距的高差 (30 米)。 (2)20~40 米。该陡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得: (3-1) ×10≤ΔH <(3+1)×10。 素养凝练 两地间的温差的计算 已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H 差),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100 m)可计算出两地垂 直方向上的温度差 (T 差),即:T 差=0.6 ℃/100 m×H 差。 两地间坡度大小的计算 下图 AB 两地的坡度: tan α=h/L。h为 A、B 间的相对高度 (即 BP),L 为 A、B 间的水平距离 (即 AP)。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 n 条,等高距为 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 围是: (n-1)d≤ΔH<(n+1)d。下图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所以 200 米≤ ΔH<400 米。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的判读 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等值线原理。如图中 A 地周围闭合等高线数值为 100 m,则该地海拔 0 mHA100 m, 该区域可能为洼地 (盆地);同理 B 区域海拔 200 mHB300 m,可能为高地 (山丘 )。 素养应用 例 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100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据此 完成(1)~(2)题。 (1)Q 地的海拔可能为 ( ) A.90 米 B.230 米 C.340米 D.420 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 A.260 米 B.310 米 C.360米 D.410 米 [尝试自解 ] (1) (2) [获取信息 ] 文本信息 等高距为 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 图像信息 图中山峰海拔为 580 米,河流向南流, 湖泊下游有瀑布和桥梁 [思维路径 ] (1) (2) [参考答案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ap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