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流动人口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教授 段成荣 人口流动是流动者脱离原有生活环境、进入新生活环境并力图成为新环境止式成员的过 程。这是一个不同思想、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乃至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冲突、 交流,并垠终达到融合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的完整实现,人口流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在 这个过程中,流动者必须忍受一系列心理上、文化上、生活习惯上等诸多方而的冲突、痛苦 和折磨.但是,忍受这些冲突、痛苦和折磨,并战胜它们,又是人们在流动过程中享有的一 种乐趣。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也是在克服和战胜这些冲突、痛苦和折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的。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急剧扩大,流动人口数量已经山20 II上纪80年代初期的200多 万人激增到1.2亿(参见图1)。我国的流动人口以山农村到城市流动为主要特征。流动人 口山乡村集中到城市,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流动入口必然 是一个弱者,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而真正的问题在于,我国城市体系现有的诸多制度为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 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虽然近年来城市体系止在逐步减少形形色色的障碍,但还远未达到 根除障碍的目标。也止因为如此,流动入口而临的各种才显得格外突出,流动人口融入城市 社会的过程才显得异常艰难。 本文将从流动劳动力的就业、流动劳动力的收入、流动儿童的教育等方面探讨流动人I I 在城市的社会适应状况,探求流动人I I不能真止适应城市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 作用机制,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1流动劳动力的就业 寻求就业机会是大多数农民流入城市的第一动力。北京市1994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杳、 1997年外来人口普杳和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全部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中,以经 济活动为目的者分别占75%匚、78%和68%iije因此,能不能够在城市里顺利地实现就业, 是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首要方面。 但是,城市在这方面却为流动人口设置了一系列障碍。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为了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以及其他和关问题,先后提出了对“外來人口”实施“总量控 制”和实行差别就业等限制外地人员就业的措施。比如,广州市于1997年规定,该市党政 机关、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等22个工种必须使用本市劳动力,外來人口不得在这些工种就 业;北京市劳动局于1997年也提出了类似规定,并提出对■外来人口实行总量控制;西安市 规定,凡国有工商企业下岗职工超过10%以及市劳动行政部门规定限制的工种岗位,禁止 使用农民工,已经使用的坚决清退;山东省劳动部门规定,城镇企业招用农民工,除按有关 规定严格审批外,同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用作城镇职工就业开发经费;上海市按照工种性 质对不同的岗位进行了分级管理,苦、累、脏、险的A类工种允许招用外地工,较为轻松的 C类工种不得招用外地工,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B类工种则本着先本市后外地的原则招用驚 在这些限制性政策的作用下,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地位和职业类型与城市原有人口Z 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图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趋势 年份 从就业地位方而看,流动劳动力中在个体、私营经济旳位就业的比例显著地高。1997 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收集了北京市外來人口的就业者身份”资料,结果农明:在有职业 的外来人口中,作为私营个体企业雇员的外来人口、作为白营劳动者的外來人口和作为私营 个体顾主的外来人口比例分别为19.32%, 16.80%和3.57% (见表1),三者合计达40%。 而从表2则可以更加清楚地反映出外來劳动力与北京市户籍劳动力在职业构成上的巨大 差异。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到,尽管北京市户籍劳动力中相当大比例集屮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和国家机关、党群纽?织和企事业负责人(合计达27%),但在外來劳动力中,这两类劳动力 的比例只有2%o与此相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外来劳动力中,服务性工作人员和生产运输工 作人员的比例则分别高达30. 48%和43. 35%,远远高于户籍劳动力的相应比例。 表1北京市外来人口就业者身份构成% 就业者~国有企业 私营个~aw 集体金业乡镇企业 机关事业 私营个~m iiF 身份 从业人员体雇员 劳动者 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单位人员体雇主 构成% 19.66 19.32 16.80 16.31 7.56 5.84 3.57 11.0 100 资料來源:根据1997年北京市外來人口普查数据计算。 表2 北京市外来和常住劳动力职业构成% 职业分类 外来劳动力 户籍劳动力(1995年)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63 18.29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0. 31 62 办爭人员和有关人员 3. 05 6. 86 商业工作人员 16.28 8.44 服务性工作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